其實小學階段的知識點對孩子來說不僅是基礎,同樣也是難關,更是培養其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自信的重要階段。
家長過高的期望值,一方面會讓孩子感受到壓力,一方面由于家長缺乏足夠的耐心,家長的那種明顯的急躁心理也很容易被敏感的孩子察覺,影響孩子的正常發揮,甚至從心底里開始產生抵觸心理,不愿意寫作業
家長陪孩子寫作業,注意避免的3個坑。
1、時時刻刻盯著孩子寫作業。
寫錯字了趕緊讓他擦了重寫,算錯數了趕緊去糾正。這麼做會直接打斷孩子的深度思考,損害專注力。就像咱們家長上班一樣,領導 24 小時站背后盯著你干活,是不是更容易緊張分心?建議用番茄法來學習,25分鐘之內不打斷。
2、有時候孩子寫作業動作慢,家長比孩子還著急,忍不住去催他吼他。
其實不是孩子笨,是他早上 8 點學的知識,按照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到了晚上 8 點就已經忘記 64%了。難題不復習自然就做不出來,所以建議薄弱科目,先花 15 分鐘復習再作業。
3、很多家長真的很負責,幫孩子一道檢查作業,講解錯題。
這麼做使孩子對錯題的印象不深,下次遇到同樣的題該錯還錯。建議讓孩子自查,只圈定范圍。比如說這頁上有一道題做錯了,先自己找一找。如果他找不到改不好,那就整理到錯題本上。
其實無論是陪孩子寫作業,還是替他檢查都不是長久之計,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當中去培養孩子的自律意識。
如何成為自律的人?給自己定計劃和目標,然后堅持每日打卡。只定計劃不去完成,就會成為「積極廢人」。目標太大,不知道從何下手,就會放棄。把大目標分成每天的小目標,堅持打卡,輕松完成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