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一說話,孩子就嫌煩?3種常犯的溝通錯誤,家長要注意避開

Wendy媽 2023/02/08 檢舉 我要評論

為什麼你一說話,孩子就嫌煩?親子溝通中,你有多對,就有多錯。3種常犯的溝通錯誤,家長要注意避開!

做父母,最惱火的就是你說話孩子聽不見,你一張口孩子就嫌煩!我的話都是為了孩子好,但孩子就是不聽!為什麼?

心理專家馬歇爾·盧森堡曾說過:也許我們并不認為,自己的談話方式是暴力的,但語言,確實常常引發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當孩子提出他的建議,你給出的是一味地否定;

✖️當孩子和你分享他的喜悅,你馬上潑了一盆冷水;

✖️孩子的委屈換來的不是安慰,而是說教;孩子的進步換來的不是稱贊,而是比較。

明明可以好好說話,偏偏總是夾槍帶棒,每句話都帶著對孩子的命令,抱怨,用冷嘲熱諷,批評教育的方式溝通。對于孩子來說,父母的話是否定、打壓和傷害,他就會選擇閉上耳朵。

越是和孩子溝通,越要講究說話的藝術。

01少命令

《非暴力溝通的父母話術》一書告訴我們:命令式教育,看起來立竿見影,但是孩子心里卻有著被壓制的惱火和無奈。

被命令的孩子,要麼習慣防抗,變得暴躁叛逆;要麼習慣軟弱,變得唯唯諾諾。

02少講大道理

當父母的,最擅長的事情就是講大道理,芝麻大點兒的小事都能扯到父母的良苦用心,父母不停給孩子上價值,用大道理道德綁架,卻不知孩子從心底厭惡。

少說大道理,少講空話,做好眼前,給孩子設定近期目標最實際。

03少潑冷水

父母潑冷水看似在壓制孩子,不讓他飄起來,實際上這是對孩子的否定和嘲諷。挖苦,貶低和羞辱對孩子來說就是一種語言暴力,傷害遠遠大于體罰。

長期被貶低的孩子會變得膽小怕事,容易自我懷疑,變得自卑敏感,不自信。

《父母的語言》一書里寫道:「孩子從出生開始到他18歲離家之前,無時無刻不被父母的語言所塑造。」

你無心的一句抱怨,可能就毀掉了他的人格;

你不經意的一句鼓勵,可能就成為了他人生的信條。

作為父母,我們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巴,學會和孩子溝通的藝術。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