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歲前孩子有這4個特征,說明家長教育很成功,未來成材幾率更大

Wendy媽 2022/12/10 檢舉 我要評論

沒有人生來就會做父母。

從寶寶第一聲啼哭開始,家長就開始了摸著石頭過河的忐忑之路。從紙尿褲都不會換的小白,到后來能完美應對孩子一切大小事,這其中的煎熬只有過來人才懂。同時,家長也會好奇:自己的對孩子的教育算成功嗎,是否有一個評判標準?

六歲前,是孩子性格塑型的關鍵期,如果孩子在六歲前有這些表現,說明家長的教育很成功,家庭親子關系融洽,孩子未來成材的幾率也會更大!

一、孩子遇到困難時,會主動尋求你的幫助

人在最脆弱的時候,會首先選擇向自己最親近、最信賴的人傾訴,對于孩子來說,這個人就是父母。孩子學習上遇到問題,或者在班級里被同學欺負了,能夠及時向父母尋求幫助,那就說明親子之間建立了良好的親密關系。

相反,如果孩子所有難題都自己默默扛著,那家長就應該反思:日常是否經常忽視孩子的需求、是否過于嚴苛等,并及時改正。

二、孩子樂于對你分享日常

在孩子眼里,螞蟻搬家也許就是一件天大的事,他會興沖沖地來找你分享,樂此不疲地講述一天中發生的趣事。這說明親子之間就像朋友那樣平等、融洽,父母給予了孩子充足的尊重和關懷,才能讓他平等地和父母分享交流。

當孩子找你分享時,可不要因為不耐煩而拒絕他,否則他可是會傷心的!

三、孩子自信大方

性格是天生的,自信卻是后天培養出來的。父母經常支持、鼓勵孩子,帶著孩子去探索新鮮事物,讓他在一次次挑戰中獲得成就感,那就有很大機率培養出積極樂觀、自信向上的性格;

相反,如果家長經常打壓、貶低,或過度縱容孩子,大小事情全包,不給孩子動手鍛煉的機會,那就會養出敏感、不自信或者窩里橫的性格,這種教育無疑是失敗的。

四、孩子敢于說「不」

不少家長都希望孩子性格乖巧懂事,但乖巧真的好嗎?

對于孩子來說,太乖并不是好事。懂事的孩子最讓人心疼,因為他感受不到父母的愛,所以才會把自己封閉起來,壓抑情感需求,偽裝成「懂事」的樣子,

這類孩子長大后容易形成「討好型人格」,難以對他人要求說不,影響一生心里健康。

所以,孩子并不一定要多懂事,家長應給予孩子充足的愛和尊重,讓他養成健康的心理性格。

帶娃是一場修行,在育兒的道路上邊走邊領悟,當回首時,愿風景正好。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