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在成長過程中,總是會自學一些「壞習慣」,當然,這些只是爸爸媽媽嚴重的「壞習慣」。寶媽在看到寶寶出現一些比較調皮的行為時,總會比較擔心,怕這些行為對孩子的未來產生不良的影響。但對于三歲前的寶寶來說,寶媽眼中的「壞習慣」是不是真的壞習慣實在難以判斷。如果你家寶寶三歲之前有這些「壞習慣」的話,寶媽就不用擔心了,因為這會使孩子長大后更加聰明。
一、喜歡破壞
很多孩子的走路都還不會,就已經學會了破壞,摔東西、拆東西......不管是玩具還是卡片,只要能拿得到,就都逃不過寶寶的魔爪,什麼東西都能被寶寶玩出花兒來。作為爸爸媽媽,看到一地的零件或紙屑肯定會很生氣,但請你克制一下,等寶寶長大一點再跟他算賬,現在不要打罵寶寶,因為寶寶在進行這些破壞的時候,會加快智力的發展強化動手能力,這會讓孩子變得更聰明。
二、喜歡模仿
當孩子成長到一定程度,大腦的模仿意識就會覺醒,就會對身邊的人產生興趣,對他們的行為進行模仿。這時候爸爸媽媽就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了,尤其是爸爸,禁止在寶寶面前抽煙喝酒,控制好自己的行為,對寶寶進行引導,,讓寶寶在模仿中學習到積極向上的行為。寶媽注意不要制止寶寶的模仿行為,注意引導就好,因為在模仿過程中,孩子會得到心理層次上的滿足,智力也會得到發展,這種「壞習慣」是會讓孩子變得更加聰明的。
三、啃東西
這是所有寶寶發展到一定時期的通病,抓住什麼啃什麼,手邊實在沒有東西,就啃自己的小手,就好像自己的手是什麼山珍海味一樣!永遠都啃不煩!很多寶媽都會忍不住出手制止,這其實是對孩子的一種傷害。
對于嬰幼兒時期的孩子來說,他們對世界是充滿好奇的,但又沒有正確的認知能力,就會選擇用嘴巴來感受這個世界,抓住什麼啃什麼,最常見的就是啃手,在啃手的過程中,孩子的大腦和手在共同作用,可以充分鍛煉孩子手腦并用的能力,讓孩子變聰明,并且啃手的習慣長大后就會消失,家長不必制止。
四、到處涂鴉
這可能就是寶媽比較討厭的行為了,家里邊白白凈凈的墻面到處都是寶寶的杰作,影響了整個房子的美觀度,生氣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家長可以變通一下,給寶寶準備畫板,跟寶寶一起畫畫,這樣寶寶就不會到處亂寫亂畫了,既使智力得到了開發,又提升了親子關系。
寶寶三歲前的這些「壞習慣」,家長一定不要急著制止,加強對寶寶的引導,寶寶會變得更加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