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的家庭,才能養出內心富足的孩子

Wendy媽 2022/05/26 檢舉 我要評論

家庭之于子女,就像土壤之于植物的根莖。

只有土壤肥沃了,才能源源不斷地給植物的根莖補充營養,讓植物茁壯成長,開花結果。

前兩天,無意間聽見兒子和同學打電話。

一分鐘不到,他就嘆了4次氣,還頻頻抱怨:

「人生太苦了!這日子什麼時候是個頭。」

我不禁打了個寒顫。

想起班主任也曾提醒我,兒子的日記特別消極悲觀,下課也不見和同學玩耍,整天唉聲嘆氣的,心里更是一陣堵。

晚上,我忍不住打電話和老公訴苦,說最近兒子心思都不在學習上,整天凈想些亂七八糟的。

不過10歲的孩子,哪兒來那麼多愁?

完了又是一頓抱怨,怪他天天忙工作,不管孩子。

老公在那頭苦笑:

「我倒覺得咱兒子的話很耳熟,和某人說話的語氣如出一轍。」

一番話猶如當頭一棒。

這些年,老公常年在外,我一個人又忙孩子,又忙工作,常常諸多不順,一身的負能量讓我如同一個怨婦,時不時就繃著個臉,和兒子大倒苦水。

日復一日,連我自己都沒注意到,這些有意無意的怨言,就像慢性毒氣一樣籠罩在家里,對兒子攻心又攻腦。

教育家孫云曉說:

「家長們希望孩子做一個熱愛生命珍惜自己的人,家長首先要在家庭中用積極的生活態度影響孩子,要不斷的給孩子帶來正能量。」

是啊, 家庭的能量是孩子成長的土壤。

父母只有源源不斷地為孩子提供正能量,孩子才能長成參天大樹。

01

正能量的家庭

是孩子幸福的源泉

心理學家曾奇峰曾分享過一個案例。

女孩佳佳因為跟同學發生了一些口角,就偷偷買了安眠藥,多次自盡未遂。

父母很不理解,明明沖突不大,對方也公開道了歉,佳佳為什麼就是想不開呢?

一番交談下來,曾奇峰發現女孩性格膽怯,自我評價也過低,而根據過往經驗,這種性格的形成跟家庭氣氛緊密相關。

原來,佳佳的爸爸工作忙,早出晚歸,天天回到家都愁眉苦臉的。

而媽媽是醫生,工作也辛苦,經常累得唉聲嘆氣,話都不想說。

哪怕節假日,大家也是各自休息,不出門,整個家就像一個療養院,大家都是傷病員。

曾奇峰形容這樣的家,就像個垃圾場。

在這樣的環境下,佳佳學業上的壓力無處安放,生活上的苦惱無處訴說,與同學的矛盾無人開解。

這些苦楚找不到一個出口,只能不斷向內壓抑,直到佳佳再也無法消化,壓抑成傷。

壓力滿滿的爸爸,一身疲憊與郁悶的媽媽,最后造就了一個心理有問題、毫無幸福感的孩子。

所幸,意識到自己錯誤的父母很快做出了改變。

他們決定回到家就關掉手機,把所有壞情緒都擱在家門外。

爸爸經常露兩手,炒拿手菜做給大家吃;媽媽也不頹在沙發上了,而是收拾收拾家務,自己的心情也得到了很好的整理。

這種狀態也感染到了佳佳,每天她寫完作業之余,都會播放 CD,或是一邊彈著鋼琴一邊哼唱,一家人有說有笑。

生活依舊一地瑣碎,但當父母換個自己的心態去迎接時,家就變成了幸福的磁場。

家庭教育中,情緒是最具感染力和傳播力的。

消極的父母,心中灰暗,孩子自然也沒有快樂可言。

積極的父母,眼里有光,才能幫孩子驅趕生活的煩惱和陰暗。

一個正能量滿滿的家庭,才能養出幸福感滿滿的孩子。

02

正能量的家庭

才能養出內心富足的孩子

有句話說得好,無論父母在物質上怎麼讓孩子富有,都不如養出一個精神富足的孩子。

內心富足的孩子,自信,開朗,有主見,有足夠的心理能量和底氣面對生活的風風雨雨。

樊登老師的兒子嘟嘟就是這麼一個孩子。

有一次,嘟嘟跆拳道考級,需要抬腳把一塊木板踢斷,但嘟嘟連踢三腳都沒踢斷。

嘟嘟默默地站在邊上看著小朋友們一個個通過,他憋得眼淚都快出來了。

但他卻沒有氣餒,等大家都踢完,嘟嘟竟突然舉起一只手說:「請考官再給我一次機會。」

一時間,大家都愣住了,沒想到還能這樣去溝通。

考官沒回答,嘟嘟又一次堅定而誠懇地說:「我只要一個機會。」

考官被打動,破例給了他一次機會,最后,嘟嘟成功踢斷木板,拿到了藍綠帶。

事后,樊登問嘟嘟:「如果考官不給你機會,你該怎麼辦?」

「要是不給我機會,我就好好練,下次再考。」嘟嘟認真回道。

小小年紀就知道不到最后一刻不放棄,知道用溝通解決困難,還能坦然面對失敗,這樣內心富足的孩子是如何培養出來的呢?

答案是——積極養育。

有一次,嘟嘟在家玩球,不小心把媽媽最喜歡的茶杯打碎,樊登沒有發脾氣,沒有指責,只是耐心問發生了什麼事,如何解決,如何避免情況再次發生。

一次犯錯,便是嘟嘟的一次成長。

嘟嘟語文考試把樊登的「登」字寫少了一點,很是自責。

樊登聽后直接夸他:「你錯得很聰明啊,在古代為了避諱,孩子就應該把父母的名字寫錯」,幽默地化解了嘟嘟的煩惱。

嘟嘟被老師冤枉上課講話,還罰了站,樊登便把自己小時候喜歡交頭接耳,被老師安排一學期都坐在掃把前面的糗事說了出來。

嘟嘟聽后覺得很有趣,委屈瞬間煙消云散。

聰明的父母,總是能積極樂觀地看待事情,幫助孩子實現精神以及心理上的成長,給予孩子內心的富足和安定。

就像心理學格桑澤仁說的:「父母的心態,決定教育孩子的效果。」

什麼樣的家長,就賦予孩子什麼樣的心理能量。

想養出一個內心富足的孩子,父母首先要把愛和陽光種進孩子心里。

03

8組對比圖

幫父母構建正能量家庭

有句話說的好:在正能量的家庭里,幸福和快樂永遠是1+1>2,1+1+1>3。

一個正能量的家庭,溫暖、上進、和諧、有愛,不僅能給身體充電,還能治愈心靈,讓孩子身心愉悅。

那麼,我們如何做好積極正向的父母,構建一個正能量家庭呢?

答案就在下面這8組圖里。

1. 積極的對話,養出溫暖的孩子

孩子的行為受情緒的影響。

與孩子溝通時,父母情緒穩定,循循善誘,孩子的注意力才會在父母說話的內容上,把話聽進心里。

2. 良好的家庭氛圍,養出陽光的孩子

都說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孩子年幼時,父母提供的家庭氛圍,給孩子的心理關注,是孩子生命的底色,影響著孩子安全感和歸屬感的構建。

想給孩子一個安全和舒適的成長環境,父母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彼此關愛,共同經營家庭,做好孩子永遠的大后方。

3. 經常贊美表揚,養出自信的孩子

教育學上認為:孩子終將成為父母嘴里描述的樣子。

父母批評指責孩子,孩子不會知恥而后勇,只會真的相信「我很差」。

父母多夸獎孩子,孩子才會一點點進步成為我們期待的樣子。

4. 善于表達愛,養出內心強大的孩子

一位媽媽臨睡前,第一次對孩子說了聲:「媽媽愛你,晚安。」

孩子竟捂著被子哭了。

愛不表達出來,孩子就真的不知道你很愛他。

告訴孩子,不管你是什麼樣,我都愛你。

被愛澆灌長大的孩子,才能無懼風雨,向陽而生。

5. 以身作則,養出上進的孩子

孩子永遠不會乖乖聽父母的話,但一定會模仿父母。

父母是一面鏡子,孩子的問題都能在父母身上找到答案。

想讓孩子學習,父母要先放下手機。想讓孩子改變,父母要先成長起來。

積極向上的家庭,才能從行動上引領孩子,精神上感染孩子,照亮孩子前行的路。

6. 高質量的陪伴,養出幸福的孩子

于孩子而言,最苦的從來不是生活上的難,也不是物質上的缺。

而是一個人獨自長大,哭了沒人疼,笑了沒人陪,每一次成長,父母都不在。

所以,無論多忙,也請給孩子多一點用心的陪伴,多一點關注和回應。

你花費多少精力在孩子身上,孩子就有多少幸福。

7. 給孩子表達的機會,養出有主見的孩子

心理專家說:愛,是深深的看見。

家長的忽視、否定、不理解,會讓孩子越來越沉默、不敢表達。

而贏得一個孩子最好的方式,是給孩子表達的機會,看見他內心的感受和想法。

被理解,接納的孩子,內心才更豐盈更有主見,可以隨心所欲的表達所想,也敢于說不。

8. 鼓勵為主,養出敢于嘗試的孩子

每個孩子都難免犯錯。

孩子犯的錯,就像一枚硬幣,正面是問題,反面是成長。

父母懲罰孩子,和問題站在一起,孩子就再也不敢嘗試,遇到問題就退縮。

父母鼓勵孩子,給孩子信心和力量,孩子才有勇氣直面問題,在一次次錯誤中收獲成長。

04

美國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說:

「一個人的性格特點、人生三觀、精神品格、思維方式、生活習慣,都深受家庭、父母的影響,很多甚至是決定性的影響。」

孩子的養育之路道阻且長,難免磕磕絆絆,一地雞毛。

我們只有試著改變自己的心態,正向地面對生活,積極的引領,孩子才能學著感受生活美好的一面,學著情緒穩定地去看待問題。

一個溫暖有愛,積極向上的家庭,便是我們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