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松育兒觀爆紅,培養出學霸兒子,他分享:要舍得孩子吃3種苦

Wendy媽 2023/04/23 檢舉 我要評論

相信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長大成才,也希望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能夠異于常人。

可是孩子優不優秀,取決于父母的教育方法,因為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開始時,他們就像一張白紙,如何在這張紙上呈現出一副美麗的景色,全憑父母的養育。

白巖松的育兒觀

說起 新聞主持人白巖松,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在新聞中因為犀利的語言和睿智的主持風格,深受大家的喜愛。

兒子白清揚,是典型的一枚學霸。白巖松很少在公眾場合提到自己的兒子,但從各方面的消息報道來看,他是十分優秀的,并且所取得的成績, 也離不開父母的教育和培養。

在白巖松的教育下,白清揚在中學時就開始自寫小說,還在全國作文比賽當中也取得了非常優異的成績。同時還是學校足球隊的隊長, 德智體美勞一個不落,高三的時候就已經是倫敦某名校的預備生了。

在白巖松看來,想要把一個孩子教育得好,就得讓孩子「吃苦」,父母可以理解孩子怕吃苦的心,但孩子不能怕吃苦,不敢面對吃苦,孩子在苦難面前不退縮能堅持和挺住,才是能成大事的人。

想把孩子教育好,就要讓他吃這3種苦

1、吃自我管理的苦

學霸基本上都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都有很好的自我管理能力,這個能力看似很稀疏平常,但是人人都需要的。

白巖松的兒子就是一名妥妥的學霸,并且興趣愛好和學習可以平衡的很好,這和他的自我管理能力很強有關。

因此在生活中,作為父母一定要在這方面加強對孩子的培養, 讓孩子自己建立起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

2、吃學習的苦

知識能夠豐富孩子的精神層面,同時對思維和智力發育帶來良好的影響。 只有吃得了讀書的苦,才能夠真正拓寬自己的視野,成為更加有內涵的人。

大部分孩子都是不喜歡課本知識這樣較為枯燥的學習方式的,但對于家長來說,應該從實際情況出發, 多從積極和有效的方面去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和能力

不應該順從了孩子的心愿,拋棄課本的學習方式。

3、吃失敗的苦

人生就是由失敗和進步組成的。

每個人都會遇到失敗,有的人失敗以后就會變得一蹶不振,有的人會在失敗后找出原因,一次次嘗試最終獲得好的結果。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應該注意什麼?

1、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腹有詩書氣自華」

喜歡閱讀的人更喜歡思考,對事情的認知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思維邏輯比較好,不管是生活,還是個人性格養成和不喜歡讀書的人都有很大的不同。

從小讓孩子養成閱讀的好習慣,可以從睡前故事培養,家長每天固定時間陪孩子講故事,長久以來就可以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加強對孩子的自我管理

很多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就被全家人捧在手心里,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什麼事情都不需要做,只要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就好。

但這樣會讓孩子養成好吃懶惰的習慣,對孩子沒有一點好處, 所以父母應該從小培養孩子獨立,不能讓孩子太懶或拖拉,這樣可以幫助孩子更好的認識自我。

3、加強挫折教育

在教育過程中,對受教育者進行挫折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不管是誰,都不會一輩子一帆風順,為了讓孩子更好的進入社會,父母要從小給孩子挫折教育,因為這是一個人人都要經歷的, 我們不能因為害怕孩子受挫,就把所有的失敗替孩子擋了,這樣只會讓孩子變得脆弱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