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他們為什麼不跟我玩?」蔡少芬的回答值得我們借鑒

Wendy媽 2023/04/01 檢舉 我要評論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肯定避免不了要和他人交往,會需要交各種各樣的朋友。交際能力是孩子需要鍛煉并掌握的一種很重要的能力。

很多人父母可能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帶孩子到游樂場或公園,看到別的小朋友一起玩得很開心,孩子也想加入,但不知道該怎麼辦,或者聽到孩子說:「媽媽,他們不跟我玩……」

有些家長看不得孩子受委屈,遇到這種情況直接跟孩子說:哼,咱們也不跟他們玩,有什麼好稀罕的!這種教育方式是不正確的,當孩子對人際交往有需求的時候,是成長和發展過程中非常重要的階段。認真對待孩子遇到的每一個困惑,是父母培養孩子健全人格的必由之路。當孩子問出「媽媽,他們為什麼不跟我玩?」時,家長的回應很重要。

蔡少芬曾經在兩個女兒參加了一檔親子節目,節目中姐姐很受歡迎,但是妹妹卻沒有交到朋友,于是妹妹委屈的跟媽媽訴苦,蔡少芬沒有讓孩子逃避,而是非常認真地傾聽孩子,并幫孩子提出一些建議和方法。

她說:「我覺得你的感受是真實的,我也接納你的那種感受。我教你一樣東西,就是你笑容多一點,你主動一點,你做回自己,他們肯定會被你吸引的。」後來妹妹再去交朋友時,雖然一開始也遭受了拒絕,但是後來用了媽媽的方法,「多笑一點,主動一點」,最終完成了任務,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雖然蔡少芬不是什麼專業的育兒專家,但她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父母不就是在互相學習、積累經驗的過程中才成長起來的嗎?

成長到一定年齡的孩子往往領地意識很強,有時會不愿意接納新的朋友進入這個小圈子,怕打亂原有的秩序,而想加入的「新成員」,需要主動表現出自己符合加入的條件。

孩子的交往不像我們大人一樣從「你好」開始,而是會因為一些共同的興趣和愛好和共同話題直接變成能玩在一起的朋友。「他們都不跟我玩」這是孩子常常會碰到的問題,尤其面對陌生的環境和不熟悉的人時。甚至對成人來說,也會有跟朋友相處不愉快,經歷孤獨的時刻。及時對孩子做好心理建設,讓孩子以積極的態度處理,以自信的態度做更好的自己,慢慢學會管理情緒,也有益于日后面對復雜的人際關系和社會環境。

孩子的社交很簡單,他們可能僅憑自己的喜好來選擇小伙伴,因此拒絕也會顯得比較直接、傷人。但是,對于小孩子來說,被拒絕也是成長的一部分,家長不應該把他當成多麼了不得的事,要慢慢交給他正確的應對方式,相信他一定能找到自己稱心的小伙伴的。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