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一起工作了3年的同事小李,前幾天告訴我「要辭職了」,當時覺得還是蠻震驚的,畢竟大家都工作挺好的,為什麼會想著離職不干了呢?小李說「公司給我工資漲了200,可是我媽認為要漲700」。
對此,我表示:「工資是根據你的實力而決定,也并不是公司給不了,而是你目前的能力還缺一些火候,很多簡單的事情交給你都能犯錯,公司怎麼可能一下提高那麼多的工資呢?」。
最后小李堅持說「不用講那麼多,如果不能提高700工資,我就辭職不干了」。
那一刻,我無所語地搖搖頭!
其實,父母想讓孩子多賺一些錢,這是好事情,但在高工資的收入背后,有沒有想過我們需要付出怎樣的實力與努力呢?沒有長遠地替孩子未來的道路考慮,那麼未來的路也只會越來越難走。
只有成熟的父母,才能讓孩子的學習一步步走向屬于自己的腳印
記得《見識》這本書中就有一句話特別經典:「 想要孩子成熟之前,父母需要先學會成熟」!
確實如此,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同時也是成長中的引路人,那些不成熟的父母,很容易讓孩子的學習和成長之路變得越來越 狹窄,最后形成「 高不成低不就」,并且也只能在最基礎的位置上徘徊。
為什麼有些孩子明明努力了、也認真了,但最終所取得的結果卻不怎麼理想?其實這都是因為孩子在這件事情上 過度注重結果,那些只想著結果,不考慮如何用實際去獲得對應榮譽的狹窄立場,將來也無法在學業、團隊乃至事業上 有所作為。
表哥和表嫂都是不識幾個字的普通人,可是他們卻是一對特別 睿智的父母,面對眾人「讀不出來學,就回到鄉下干回種地的老本行」,表哥夫婦卻不這麼認為,他堅持「正是父母都是農民,我們更需要堅持讓孩子接受教育,哪怕結果不理想,至少他們看到的世界高度會比我們高、比我們遠」。
后來,老大在市里面買了房,老二在某500強公司當高管,表哥夫妻又在縣里租了套房子,老大需要了去幫忙幾天、老二需要了去幫忙幾天,他們在孩子身后那 不遠不近的距離,也讓兩個兒子在城里的底氣更足了。
其實,父母教育孩子最大 睿智就是讓孩子的未來 無所顧慮地發展,父母的格局將影響孩子的未來發展,父母的心胸和眼界盡管也不是那麼容易就受到改變,但至少在孩子長大之后,能夠在我們放手的同時還能 歷經風雨挫折。
有人說,一個負責又公平公正的老師,對孩子的影響可能就是個三、五年時間,我認為,只有成熟的父母,才能讓孩子在學習這條路上 一步步走出自己的腳印,父母的影響也是足以改變孩子一生的,而那些有遠見的父母,并不是想盡辦法幫助孩子贏在起跑線上,而是懂得如何去投資自己!
01
父母負責優秀,孩子負責學習
特別喜歡這樣一段話:
「父母是孩子前半生唯一的觀眾,孩子是父母后半生唯一的觀眾」。
在孩子的成長與發展之路上,其實父母和孩子之間都是彼此 互相需要的陪伴。
然而,卻很少有家長能夠真正地領悟到這一點,他們也許是擔心自己做得不夠好,也許是生活的忙碌 怕麻煩、 圖省事兒,把孩子送到學校之后就覺得所有的問題都是老師負責了。
其實,這樣的想法是完全不對的,同時也是對孩子成長不負責的一種 錯誤觀點。
老師只是孩子傳道授業上的知識解惑者,老師教得了學生知識卻養不了習慣,家長也永遠不要覺得孩子的好壞都是老師責任,只有家長先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老師才能在優秀底子中更好地 錦上添花。
正所謂「講得了知識訓不成人格」,孩子的 優秀成長、良好質量、堅強意志、崇高人格、以及 眼界高度,其實這些都是受到家庭環境,以及父母教育方式的潛移默化影響。
優秀的質量管理,是不能等到已經出現了問題,再想著去反映情況,那個時候孩子和我們之間的距離會 漸行漸遠,「圖省事」、「怕麻煩」也是教育孩子里的最大坑!
在孩子優秀成長這條路上,優秀的父母都是在負責提升自己、投資自己,然后成為孩子成長和學習中的榜樣,希望孩子成為什麼人之前,先要求自己成為這樣的人。
最后,在 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孩子才能朝著這個目標慢慢 管理自己、勇敢前行!
02
父母負責時間,孩子負責自律
教育里最不公平的,就是我們總盯著「別人的孩子」看,而那些別人家孩子的父母,其實都是在用他們 實實在在努力去影響孩子的成長,就像是大學聯考狀元雙科滿分的楊晨煜,大學聯考學霸的背后其實離不開母親的嚴格自律。
楊晨煜說,從很小開始母親就注重 時間觀培養,手把手地養成習慣不說,母親還將自己和時間融為一體,為了不打擾學習就放下興趣愛好、放下娛樂時間,把 全副心思都放在和兒子一起努力學習方面。
這個過程,雖然有些枯燥、也有些痛苦,但習慣定型之后,孩子將來的路就會好走很多,而那些我們所看到的「別人家孩子」,其實也有「別人家父母」的時間負責,當我們都把時間當成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時,學習這件事情也會在時間照拂下成為批評后的 甘甜雨露。
所以,對孩子嚴格教育并不是壞事,孩子需要高度贊美的陽光,同時也需要批評的時間尊重和保障!
03
父母負責錯誤,孩子負責優秀
牛不走正道,舜鞭打自己,而不責備牛,從教育方向來理解,這其實就是「孩子犯了錯,是父母的責任」,孩子犯錯也是在于家長沒有引導好,孩子自身可能并不知道這件事是否對錯,但身為成年人的家長卻知道該怎麼引導。
所以,當孩子不聽話、總是犯錯的時候,父母要弄明白「優秀孩子都是管教出來的」,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也都會遇到不同的 任性經歷,孩子年齡越小、可塑性就會越強,父母如何引導孩子就如何成長。
小的時候,家長教孩子規矩禮儀、孩子能懂得進退,家長教孩子善良寬容、孩子就能懂得人情世故,孩子身上的問題,一般也體現著家長的教育問題, 不妥協、不縱容、不包庇,那麼孩子也不會發展得任性、刁鉆或調皮。
教育孩子是有「保質期」的,家長需要在保質期內讓自己的話對孩子起到效果,而這個 保質期是越早越好,早到剛出生時就培養,如果從今天開始你對孩子說「遇到熟人一定要打招呼」,那麼這個習慣一旦定型了,今后的每一天孩子都會收獲到更多人的 贊美表揚。
請記住,家長對孩子真正的 為之長遠就是「今后的路會好走」,這個過程父母負責的是錯誤,而孩子則負責的是優秀。
04
父母負責示范,孩子負責優秀
糟糕的情緒,就像是病毒一樣具有超強的 人傳人現象,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把一個人關在屋里,24小時沒有Wi-Fi、沒有電燈、也沒有零食和飲水,如果連成年人都無法堅持、內心會崩潰,那未成年的孩子又會有怎樣 心理壓力呢?
所以,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率先做好自身 情緒調節,不要在孩子的面前將負面情緒暴露出來,讓孩子在積極而樂觀的環境下學習成長,多一些健康的暗示,讓孩子從開始就覺得「一定可以克服、戰勝困難」。
做好孩子成長里的第一任老師,注重自身言行舉止的負責、以及潛移默化的示范影響,久而久之,當孩子某種習慣形成之后,很多優秀不用提醒都自然地體現在日常生活乃至學習中,家長能給孩子最好的東西也不是物質上的滿足,而是做好成長禮引路者的榜樣引導。
所以,我們在要求孩子做某些事情之前,一定要記住自己首先做好 楷模示范,想讓孩子熱愛學習前自己先愛學習,在積極而向上的 熱學氣氛下,孩子自然也會受到影響,每天把學習當成和父母探討有趣的事情一樣, 輕松而愉快。
很明顯,孩子若從小在父母身上看到的是榜樣、學會的就是獨立,等到以后步入社會、或參加工作之后,也會積極而主動地追隨自己內心的目標理想,最終找到 言傳身教的教育基點。
教育孩子本來就是一條 雙向成長的路,這條路需要 細嚼慢咽才能體驗其中的甘甜,而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有遠見的父母也是不斷地投資自己,努力地跟上孩子成長的每一步,在孩子需要的時候及時出現,并作為引路人照亮孩子前方的道路,成為優秀成長里的真正 潛移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