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孩子為啥總喜歡翻箱倒柜?并不是故意在破壞,你不懂別瞎阻止

Wendy媽 2022/11/12 檢舉 我要評論

不少家長都表示自己的孩子到了兩歲之后就非常喜歡倒騰東西,經常把家里搞得亂七八糟的,讓家長十分地頭疼。

2歲的航航簡直就是一個「惡魔寶寶」,其實,航航原來是很聽話的,而且是個文靜的孩子,但是到了2歲左右的時候,媽媽就發現航航開始喜歡「動手動腳」的,經常會在家里翻箱倒柜,只要是孩子能夠拿得動、夠得著、打得開的,都被航航翻了個遍兒。

并且有時候還會「糟蹋」東西,比如之前航航在媽媽的化妝台上翻出了媽媽的口紅,就直接當作蠟筆給糟蹋了,還有把媽媽的彩妝當成涂料玩,可把媽媽給心疼壞了。

面對這樣的寶寶,航航媽媽真的是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她打也打過了,罵也罵過了,但是孩子就是「不知悔改」,還是喜歡翻箱倒柜,真令人沒辦法。

所以,航航媽媽一直都只能跟在航航的屁股后面收拾爛攤子,每天費心、費神、費力,還很費財。簡直讓航航媽媽崩潰不已,甚至有一段時間,航航媽媽都懷疑這個寶寶是不是上天派來整自己的。

其實,像航航這樣的情況,幾乎遍布于每個家庭,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可能會出現「翻箱倒柜」的情況, 那麼,孩子們為啥會這麼做呢?

●孩子并不是故意破壞,而是探索未知

在大人的眼中,家里的一切東西都是有跡可循的,都是一種「已知」的狀態,所以大人會理所當然地不覺得有什麼新鮮感,也不會覺得自己需要知道每一個柜子、抽屜里面都放著什麼。

但是對于寶寶來說就不同了,這個家可不是寶寶裝修的,東西也不是寶寶置辦的,寶寶對于家里的絕大多數物品是處于不了解的狀態。

而這個家卻是寶寶的生活場所,寶寶必然會對自己的生活場所產生極大的好奇心,必然會對這個家進行一番了解,所以就會開始進行探索。

另外,孩子之所以在2歲左右才開始探索,其實是因為這個年齡的孩子, 其思維、主觀意識、肢體能力等都夠滿足了孩子的探索行為,所以,孩子就開啟了自己的探索之旅。

●孩子并不是糟蹋東西,而是實踐求真

航航「糟蹋」媽媽口紅、化妝品的行為,其實主觀上并不是惡意的,而是在進行實踐操作,想要通過自己的行為來摸索出這些東西的真正用途,說大了就是「搞科研」,是一種求真的好現象。

有時候,家長會發現,自己就算是告訴了孩子物品的真正用途,但是孩子還是會采用錯誤的方式使用該物品,這不明擺著是孩子使壞嗎?其實,單單使用語言方式來教育孩子,所獲得的收效并不大,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需要更加形象的演示,比如 示范使用,孩子才會真正明白物品的用途。

●孩子并不清楚自己行為的對錯,只是在了解自我

孩子翻箱倒柜,把東西翻得到處都是,看起來是一種十分淘氣的壞習慣,但站在孩子的角度來看,其實,孩子并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是不正確的。

因為這時候的孩子還沒有建立正確的是非觀,對于孩子來說,這樣的行為除了探索和求真之外,還是一種對自身能力的了解過程。

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啥也不會,而2歲的時候,孩子擁有了視力、聽力、嗅覺、味覺、移動能力、行動能力、語言能力等等,那種感覺就像是一個普通人獲得了超能力一樣,孩子自然需要試試自己「有多大的能力」。當然,這也是一個孩子鍛煉自身腦、智、體、行等能力的行為。

綜合這些因素來看, 2歲孩子翻箱倒柜的行為,不但不是壞事,還是一種對孩子發育有利的好事,所以,家長在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要注意。

a、不要粗暴阻礙孩子的行為

對于孩子的這種行為,很多家長可能都是恨得「牙癢癢」的,從而不少的家長可能會對孩子實施一些暴力阻礙的行為,比如不讓孩子繼續翻,甚至打罵孩子等等。

這些行為其實都是不正確的,因為這樣的粗暴行為只會讓孩子受驚,孩子并不能夠領會家長的真正意義,孩子甚至還會很無辜的出現一種「媽媽為啥會生氣」的思想。

更重要的是,家長的粗暴阻礙會干擾孩子的探索、求知與好學,影響孩子對自身的了解和能力的鍛煉。直白點講,就是會壓制孩子的成長。

所以,家長在面對孩子翻箱倒柜的時候,不能夠簡單粗暴地進行阻礙。

b、不要視而不見,而要注意引導

當然,孩子雖然主觀上不認為自己在干壞事,但是這樣的事情著實不是啥好事,所以家長也不能夠干看著,而是要注意引導孩子使用正確的行為「翻箱倒柜」。就比如說,孩子在亂翻的時候,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不過家長要「規矩」地翻,翻完之后恢復原狀,孩子看到家長的示范之后,也會自然地恢復原狀,這就不會出現到處亂糟糟的情況了。

另外,在孩子亂翻的時候,家長還可以借機進行成長教育,向孩子演示物品的正確用法、名稱等知識,提高孩子的探索效率,并且避免孩子「糟蹋」物品。

家長要正確對待孩子「翻東西」的行為,來幫助孩子成長,可不要瞎阻止哦。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