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上幼兒園,孩子就哭鬧不止,這幾個原因家長千萬別忽視

Wendy媽 2022/10/17 檢舉 我要評論

轉眼又到開學季,幼兒園也迎來了新生小朋友。

大家會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 剛入園的小朋友上學哭、放學哭,每天早晨在幼兒園的門口都要上演一場離別大戲。

有的家長明明是開心的送孩子上幼兒園,讓孩子這麼一哭鬧,自己的心理防線也跟著崩塌,更有家長和孩子一起抱頭痛哭。

幼兒園作為家庭生活步入集體生活的開端,是每一個小朋友都要經歷的階段。

現在獨生子女多,家長對孩子的幼兒園生活極其關心,孩子剛上幼兒園不僅僅是孩子不適應,家長也不適應,更不放心。

孩子剛上幼兒園哭鬧很正常,家長的做法很關鍵

遠遠今年三歲了,這不剛上幼兒園,就讓遠遠一家頭痛不已,每天送遠遠上學,家長 感覺猶如上‘刑場’

每天都是連哄帶騙,使盡渾身解數才讓遠遠進入幼兒園的大門。

其實剛開學的第一周遠遠表現的遠比其他小朋友優秀,孩子回家還說幼兒園的飯菜好吃。

但是第二周遠遠就像變了一個人了,說什麼都不進幼兒園的大門,哭鬧著不想去幼兒園。

今天這不舒服,明天那不舒服,要不是就是不喜歡幼兒園和老師還有同學等等。

遠遠的奶奶心疼大孫子,動不動就請假,帶孩子在家玩,這不 孩子只要去幼兒園就哭鬧。

小張也逐漸發現,孩子越不去越不愛去,最后說動奶奶,就是天上下冰雹也要送孩子上幼兒園。

這不就出現了每天早晨連哄帶騙的戲碼,小張看著孩子這樣,真后悔當初沒有狠下心,真不知道什麼時候是個頭兒。

想要孩子順順利利上學去,先要了解孩子哭鬧的原因

安全感缺失,離開熟悉的家,來到陌生的幼兒園,這是孩子第一次一個人踏進全新且陌生的環境。

剛開始必然會不適應,很難融入到集體生活中。陌生的幼兒園、陌生的老師和同學,讓孩子深感迷茫進而感到恐懼。

孩子因為恐懼而沒有安全感,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哭鬧成為最直白的宣泄方式。

很多家長僅僅是認為孩子是分離焦慮,卻不認真分析孩子到一個陌生環境, 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沒有安全感。

自由感缺失,大部分孩子在家都是獨生子女,全家人圍著一個人轉,可謂是 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再加上一般都是三周歲左右開始生幼兒園,這個時期的小朋友認知能力差,他習慣于和父母相處的方式, 更習慣于不斷的索取父母

可是到了幼兒園,一個班級十幾二十幾個孩子,再加上班規、園規的限制,孩子不能隨心所欲。

自己的所有想法不能得到充分的滿足,自由感必然缺失,而孩子表達的方式便是哭鬧。

信任感缺失,三歲的小朋友懂的并不多,他們甚至不能完全分辨對和錯。

在上幼兒園之前,大多是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和家長一天二十四小時的呆在一起,彼此間的關系親密無間。

可以到了幼兒園之后,被迫和自己熟悉的人分開,他們并不理解上幼兒園干什麼。

在他們的認知里只是離開爸爸媽媽了,有的小朋友甚至會有這樣的疑問 「爸爸媽媽為什麼把我扔到幼兒園?」

再加上有的父母為了孩子上幼兒園連哄帶騙,信任感驟然增少,哭鬧就成為了孩子們表達情緒的武器。

孩子入園的焦慮心理會在短時間內緩解,但是安全感、自由感、信任感又需要老師和家長重新培養。

孩子上幼兒園哭鬧,家長用這幾招試一試

培養家庭成員間的信任感,幼兒對家長是無條件依賴和信任的。

當孩子對家長真正信任的時候,孩子會有很強的安全感,會認真聽取家長的意見。

哪怕是初到陌生的環境,孩子也能泰然處之。

培養成員間的信任感,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要從孩子記事兒開始,家長就要做到言出必行。

不隨便承諾,承諾必履行,勇于承擔責任。孩子在父母的一言一行中獲得信任感。

家長送孩子要果斷,有的家長送孩子上幼兒園,孩子還沒怎麼樣,家長就在孩子面前抹淚。

孩子都是 「小人精」最會看眼色,從眼淚中知道家長舍不得,那哭一哭鬧一鬧也沒有錯。

家長送孩子去幼兒園,就要信任老師,不要表現出 依依不舍之情,送到老師手中,果斷轉身。

讓孩子知道你的態度,只要孩子順利進入班級,那就成功了一半,剩下的交給時間。

引導孩子和你分享在育兒園中的每一件小事

很多家長把孩子送入幼兒園之后對孩子不管不顧,孩子是最敏感的。

作為家長,可能工作有點忙,每天都有抽出時間,和孩子分享一下班級里的事情。

孩子的記憶也許并不完整,但是他將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接觸到的事物拿出來和家長分享。

這樣做會讓孩子感覺家長在關心他,他第二天上幼兒園可能會更加積極,因為晚上還要和家長分享。

結束語:

孩子剛上幼兒園哭鬧很正常,只要找到孩子為什麼哭,針對性地解決問題,很快你就能收獲一名愛上幼兒園的小朋友了。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