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7款家庭遊戲,既可以加強親子關係,又可以讓孩子更聰明

Wendy媽 2023/07/14 檢舉 我要評論

人如果沒有運動就沒有生命,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應該進行有規律的體育鍛煉。在家庭中最常見也最容易開展的體育鍛煉,就是父母和孩子一起進行的運動類遊戲。

有關孩子運動的小常識,可點擊查看往期文章孩子運動好處多,可你知道如何把握運動強度嗎?

根據3-6歲孩子的經驗及動作發展水準,適合他們的戶外運動主要有走跑類、跳躍類、鑽爬類、平衡類、投擲類等。這些活動通過走、跑、跳躍、投擲、平衡、鑽爬等人體最基本的活動技能練習,促進孩子對自身潛能的探索,幫助他們身心協調發展。

接下來,Wendy媽為您推薦幾個有趣的家庭遊戲,記得帶小朋友玩起來哦!

01什麼東西不見了

在孩子面前擺放上幾件玩具,先讓孩子指認一下都有什麼玩具,然後讓孩子閉上眼睛,悄悄放上一件(或悄悄拿走一件),看孩子能否覺察出多(少)了什麼,並指出來或說出來。這是一個非常經典的觀察力遊戲。

在初期玩觀察力遊戲時,為了能吸引孩子的興趣,父母給孩子提供的觀察材料,最好能適合孩子的心理偏好,不妨選擇那些外在特徵能「投其所好」的物件。可先從少數幾個東西開始,等孩子記憶力增強後,再逐漸增加東西的數量和拿掉的數量。

這個遊戲和觸摸猜物一樣屬於感知類遊戲。觀察不只是用視覺完成,可以鼓勵孩子用聽覺、觸覺或其他知覺形式去觀察事物的區別。

02雙掌互拍

剛開始家長將雙手固定放在胸前的位置,讓孩子用雙手與家長的手互拍,家長再上下左右移動雙手的位置,讓孩子也要專注地進行拍掌活動。

這個遊戲鍛煉孩子手部動作的控制、空間距離的判斷,這些都有利於孩子的右腦開發。

03大小杯子,疊一疊

①目標:鍛煉寶寶的協調能力。

②材料:大小不同的紙杯數個。

③玩法:把大小不同的紙杯在桌子上擺好,讓寶寶去觀察哪個紙杯大,哪個紙杯小。然後把中的紙杯蓋在小的紙杯上,把大的紙杯蓋在中的紙杯上,以此類推,直到把紙杯蓋完。寶寶成功蓋完,爸爸媽記得表揚寶寶哦。

04配對遊戲

找一些家裡的瓶瓶罐罐,把瓶蓋和瓶身分開,讓孩子自己去進行配對,培養孩子觀察力和專注力。

年齡較小的寶寶,可以用A4紙剪出不同的形狀(正方形、三角形等),在完整的紙張上畫出相應的形狀進行配對,鍛煉小寶寶對形狀的認知能力。此遊戲還能衍生數位、字母等形式。

05我說你做

父母發出指令,孩子根據指令來執行。在玩遊戲前最好有一個代入感,不然孩子不會把注意力放在家長身上,更別提認真聽指令了。比如,用動物來帶入遊戲,家長和孩子每人扮演一種動物。

基礎版:從身體部位開始。比如:父母選擇小鴨子,那可以說「小鴨子說,大家一起摸摸耳朵。」如果孩子大一些能模仿動物聲音的話,可以要求每次完成指令後模仿挑選動物的叫聲,增加互動感。

進階版:更加複雜的指令。比如:小鴨子說大家一起找一個盒子,趴在地上爬,找一件圓形的物品,找一個紅色的物品等等,這樣就把很多詞彙和認知概念都融入進去了。

高階版:反動作家長事先說好兩個動作,比如坐下和站著。孩子需要執行和指令相反的動作。

這些都能鍛煉孩子的專注力,自控力。還鍛煉了反應速度和思維的靈活度。記得角色互換。

06有趣迷宮,闖一闖

①目標:訓練寶寶的觀察能力和冒險能力。

②材料:粉筆一支。

③玩法:爸爸媽媽在地上畫出一個簡單的迷宮圖形,然後在每個關卡點放上一個寶寶喜歡的玩具,引導寶寶走出迷宮。待寶寶玩熟練後,逐漸加大迷宮的難度。這種闖關遊戲,寶寶越玩越喜歡玩。

07傾聽遊戲

先跟孩子玩「請你跟我這樣做」,做單一指令的進行,之後可以進行兩個連續指令或是三個指令,比如「幫媽媽拿牙膏、蘋果、紙巾三樣東西過來。」「先去衛生間,再去廚房,最後再去客廳」(動作指令),孩子要做出正確的動作,就需要專注後的理解,才能做出正確的動作。剛開始,如果孩子無法進行,可以讓孩子先練習複述一次,一邊做的時候也可以一邊念出剛剛的指令,做自我提醒的訓練。

Wendy媽有話說:

如果孩子在遊戲中表現得不盡人意,請不要責怪埋怨,誰都想做到最好,孩子也一樣,只是他們在當下的能力還不夠,所以多給予一些鼓勵和肯定把,讓孩子多建立自信。

如果孩子對遊戲失去興趣,請立即停止,不要因為沒有達到你的預期而強行繼續,那樣孩子會出現負面情緒甚至會抗拒之後的遊戲。

這些小遊戲本身的最大目的是追求快樂,能在快樂的基礎上對孩子的成長發育有幫助那是最好的,但前提是必須是孩子快樂。

這些遊戲都是適合父母在家隨時與孩子玩的,希望能對各位父母有所幫助。如果你們也有好玩有創意的親子遊戲,歡迎留言分享,讓更多的父母參考,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