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我們沒少聽到家長抱怨,自己家孩子多麼調皮,搞得家里無一日安寧,只有到了睡覺的時候,家里才能恢復平靜。家長抱怨孩子的各種怪癖,認為這類孩子太難帶。其實很多時候,這些被稱之為「難帶」的孩子,智商都非常高。許多科學家、發明家小時候都會有一些「怪癖」行為,常常難以被人理解。
但正是因為他們獨特的思維方式,才成就了偉人的人生。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小時候常被人說「笨」,因為他記性太差,總是記不住別人說的話。大家都認為愛因斯坦長大后一定沒出息,沒想到卻成了聞名世界的物理學家。
愛因斯坦成名后,在一次采訪中回答了關于自己記憶力差的問題。原來在他的認知里,并不是記憶力差, 而是根本不想記他認為沒有用的東西,比如書本上的知識或別人說的話。他會控制自己把注意力放在研究上,不被外界干擾。這種超凡的掌控力成就了他偉人的行為。
像愛因斯坦這種記憶力差的孩子,大部分父母可能都會認為他「不夠聰明」。往往因為這種偏見,錯過了培養「天才」的機會。其實,智商高的孩子,在很多方面通常都會表現出一些「怪癖」,父母要細細觀察,別傻傻扼殺了「天才」。
孩子有以下3種「怪癖」,往往是高智商的表現,你家孩子有嗎
1、喜歡模仿他人的動作
孩子出生后不久,就已經掌握了模仿他人動作的能力,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模仿能力會變得越來越強。模仿能力較強的孩子,也是高智商的表現。模仿能夠幫助孩子學習,同時也能夠切身體會到他人感受。
2、喜歡獨處,看起來和周圍的人格格不入
智商高的孩子,在社交的時候往往顯得與眾不同。比如,他們喜歡獨處,看起來和周圍的人格格不入,不能非常自如地融入到正常的社交活動當中。發展心理學理論,也給高智商的人出現這種表現,給出了解釋。
人是社會性的個體,年齡、心智越成熟,越需要走入社會,從社會群體中獲得認同、找到自我存在感。但是,智商高的人則不同,他們不太需要從社會和他人那里得到肯定和滿足,也很少在交往中獲得快感。
只有他在潛心做自己的事情,和自己比較是在進步,他們才會獲得價值感和滿足感。所以,高智商的人往往不喜歡參加集體活動,喜歡獨處的環境,對外表現出不合群的特點。
3、喜歡提各種不同問題
與大人不同的是,孩子們的思維邏輯更加多元化,他們看待問題的切入點,也是完全不同的。孩子平時會向媽媽提問「為什麼地球是圓形的?」「小狗為什麼會搖尾巴?」等類似問題,通過不斷提問,孩子也能夠學習到更多知識。
父母不要因為孩子問題太多,而心生厭煩。調查研究顯示:喜歡提問的孩子,思維往往都比較敏捷,他們的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都非常強。
如何充分發揮高智商孩子的潛力?
1、不要隨意打斷孩子的「怪癖」孩子喜歡研究小動物,有時走著走著就會被吸引,并且會花時間「研究」它們。這時父母不要覺得沒有意義,只要孩子在釋放專注力,就說明能力處于進步的狀態。
2、多訓練孩子的智力要想孩子將來更有出息,父母還要多培養孩子的各項智力,幫助孩子更好地開發大腦,幫助孩子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