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個家里有孩子的家長,看到他們搗亂的時候,心中都氣憤不已。如果家中孩子太淘氣的話,那麼父母應當什麼時候給孩子樹立規矩比較合適呢?其實在這件事上,讓不少家長糾結不已,畢竟因孩子太小,心里很舍不得,擔心給孩子提前做好規矩的話,會限制他們的獨立發展。
如果對孩子設立規矩教版的話,家長又擔心對他們沒有絲毫作用,那麼孩子在幾歲,更適合規矩形成呢?一般情況下,孩子在兩歲之后,他就已經擁有了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個人理解能力也都有了明顯的提升。家長可以選擇在這個時間段,為孩子樹立一些規矩。
當然,對于規矩這些事情,家長不要操之過急,應當讓孩子一點點適應。孩子進入五歲之前,家長就必須要把下面四個規矩提前教給孩子,同時要讓他們學會遵守。
孩子多大需要立規矩?五歲前這四個規矩一定要及時教導。
1、不要隨便拿他人東西
兩歲的孩童,他的內心當中還沒有形成具體概念,比如說看到其他人的東西,他喜歡的話就想要去霸占,并沒有感覺這種舉動有任何的不對。對于這個階段的孩子,家長一定要提前告知,因為不是自己的東西,千萬不要拿。
如果喜歡的話,一定要征得他人同意之后才可以去拿,假如別人不同意,更不能隨便去碰觸他人東西,這樣會非常讓人討厭。隨著家長的教導,孩子內心當中會對別人東西形成一定概念,如果下次再遇到相同事情,他會有所考慮。
2、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是每個人必須要學會的事情,因為這是做人最基本的禮貌所在。孩子三歲的時候,大部分都已經開始上幼兒園,所以家長一定要提前讓孩子變成有禮貌的人,對于一些基本禮儀,一定讓他提前弄清楚。
家長應當教導孩子要學會尊重他人,這樣才能得到他人尊重。如果孩子看到有缺陷的朋友,千萬不要對別人進行嘲笑,更不要隨意去捉弄他人。因為每個孩子性格不同,所以他們做出來的事情也可能會完全不一樣,比如說一些非常調皮搗蛋的孩子,如果給他人制成了困擾,家長一定要采取懲罰措施,來制止孩子這種錯誤的舉動。
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孩子四五歲的時候,他們在自理方面已經逐漸走向成熟。如果此時家長還在追著孩子去喂飯的話,那麼就要考慮家長自身是否在教育上出現了問題。本身處于這個階段的孩子,他們完全有能力自己吃飯,簡單的衣服也可以自己去穿,假如把這些事情都做不好的話,那麼他們必然會受到他人排擠。
作為家長來說,雖然希望孩子可以變得更好,能對孩子進行幫助的地方,盡量對他給予幫助,這樣可以讓他快速解決很多問題。就是因為家長處處為孩子代辦,所以讓孩子變成了不能自理的人。如果讓孩子對家長過度依賴的話,那麼他們長大之后,肯定會缺乏獨立性,一旦遇到困難的話,首先想到的就是退縮。
4、做錯事要承擔責任
如果孩子犯錯的話,家長千萬不要認為孩子年紀太小,不能對他進行任何懲罰,只要說他一下即可。假如家長自己都這樣想,每次孩子犯錯都提前為他開脫,那麼長此以往,孩子就會感覺無論他做什麼事情都可以被允許,因為它完全不用承擔任何責任。
孩子做錯事情之后,必須要接受相應的懲罰,這是前因后果的道理。比如孩子打破別人家玻璃,那麼家長必須要帶著孩子向他人道歉,同時要使用孩子的零花錢對他人進行補償。只有孩子得知做錯事需要承擔責任,之后他才會做其他事情的時候進行思考,今后也會變成有擔當的人。
每個孩子都是空白的,家長的引導對孩子的成長很關鍵,好的習慣會讓孩子受益一生,家長要正確的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