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跟自己親近,希望自己能夠成為孩子的朋友,尤其是媽媽們。但事實情況卻是孩子小時候依賴媽媽,但是當他們漸漸長大,便會和媽媽們越來越疏遠,這讓不少父母都感到困惑,更感到難過。
傅首爾是一位非常受觀眾喜愛的脫口秀演員,從她嘴里說出的話總是讓人覺得很有哲理,當然更多的是貼近生活。但就是這樣一位睿智豁達的女性,這同樣也在育兒方面遇到的難題,在一檔綜藝節目中她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無奈。
傅首爾說為了替兒子慶祝12歲的生日,自己早早地就開始張羅,請了一大堆朋友,沒想到換來的卻是兒子的嫌棄。
更讓她扎心的是,之后兒子的朋友圈屏蔽了她,通過周圍人她才知道,兒子那條朋友圈,感謝了除了父母以外的所有人。
后來她找到機會問兒子為什麼這麼做,沒想到兒子卻輕描淡寫地說有些事情不想讓父母知道。這其實應該能夠引起很多十幾歲的孩子的共鳴,但是對傅首爾康來說卻是巨大的打擊,她甚至覺得自己是一位失敗的媽媽。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也想和父母分享他們的生活,但最終卻選擇了沉默,問題不僅僅出在孩子身上,更有可能出現在父母身上。有一項調查顯示,那些在長大后還能跟媽媽親近的孩子,往往會做這幾件事。
做對了這三點,孩子就會和媽媽很親
陪伴孩子
孩子在成長的每一個過程都有著不同的需求,當他們處于嬰幼兒時期時,最需要的就是安全感,而這份安全感恰恰只有父母尤其是媽媽能夠給予。
如果在那段時間,媽媽能夠花更多的時間陪伴在孩子身邊,和他們一起成長,給予他們足夠多的關愛,那麼一定能夠為良好親子關系的建立打下根基。
尊重孩子
當孩子有了自主意識之后,媽媽應該學會尊重孩子,而不是把自己的意識強加在孩子身上。但這一點很多父母都做不到,他們總是用自己的權威控制孩子,自然無法讓孩子感受到尊重。
這時媽媽要做的是盡可能多花精力和孩子進行溝通,因為只有在溝通的過程中,才能了解孩子真正的想法,才能走進孩子的內心,成為他們朋友一般的存在。
學會放手
父母總是習慣性地干涉孩子的生活,并且美其名曰為了孩子好。但是孩子并不是父母的專屬物品,他們是一個獨自存在的個體。如果父母剝奪了孩子的自由,那麼必然會讓孩子產生反感。
任何一個人都是要有自己的空間,作為孩子同樣也是如此。所以適當地學會放手,讓孩子有機會獨自面對生活,這樣不僅僅是為了孩子好,也能讓孩子和自己更加親密。
如何做好父母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每一位父母都應該不斷學習,把育兒作為終身的課題。千萬不要等到孩子長大后才后悔當初的行為,因為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錯過了想要彌補真的太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