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8日淩晨,馬來西亞航空MH370號班機載著239人從吉隆坡起飛。在起飛大約20分鐘後,飛機攀升至一萬米的空中,機組與地面進行了確認。原計劃是在飛行大約6小時後,抵達目的地北京。
但就在起飛38分鐘後,馬航MH370與馬來西亞空管進行了最後一次通信,隨後該航班失聯。整整8年過去了,人們至今也不知道飛機究竟去了哪裡,MH370失聯的原因仍然撲朔迷離。
多年來,相關調查人員在不斷尋找失聯原因,一些人認為離真相也許越來越近了。根據兩位來自美國、加拿大的頂級空難調查員提出的新觀點,他們都認為MH370的失蹤是有人故意為之,並不是意外引發的空難。
馬航MH370的機型是波音777-200ER,這是一種雙發動機寬體客機,最大航程能夠達到1.4萬公里,從吉隆坡到北京的直線距離約為4350公里。波音-777配備各種現代電子設備,安全性能很高,它在空中毫無蹤跡地消失讓人匪夷所思,成為航空史上最大的未解之謎。
根據先前的調查結果,馬航MH370很有可能是在海上墜毀。在該航班失蹤一年後,人們在印度洋西部的留尼旺島發現了一塊飛機襟副翼殘骸,經過鑒定,這塊殘骸正是來自MH370。
由于只是找到了幾塊殘骸,並沒有找到飛機上關鍵的黑匣子,所以飛機墜毀的確切位置並不知道,只知道可能是在南印度洋的某處。在又深又廣的海洋中,要想找到黑匣子或者飛機本身極為困難。
如果想要儘快找到墜機位置,需要根據航班的飛行線路儘量縮小搜尋范圍。此前,英國航空專家理查·戈弗雷(Richard Godfrey)通過新的追蹤技術,推測出了班機的墜毀座標,他認為飛機墜入了南印度洋布羅肯海嶺的底部,那裡水深可達4000米。
根據戈弗雷給出的位置,當年在大規模搜尋過程中錯過了,只差了不到30公里。專家呼籲,希望可以啟動新的搜尋任務,著重在那個位置附近進行尋找。
此前,調查人員認為飛機在飛行過程中,飛行員出現了狀況,比如暈倒或者死亡,導致飛機失控或者耗盡燃料後墜機。但通過這種假設來推測馬航MH370的航行路線,然後制定搜尋區域,實際並沒有找到飛機。
美國空難調查員、有著超過14000個小時飛行經驗的機長約翰·考克斯(John M. Cox)認為,馬航MH370的失聯並非意外,其航線很不尋常。有充分的證據表明,這架飛機不可能在沒有被徵用的情況下進行多次轉彎,讓飛行線路變得異常曲折。
加拿大航空事故調查員拉裡·萬斯(Larry Vance)認為,馬航MH370的墜機無疑是蓄意為之。他根據找到的機翼殘骸推測,機翼的襟翼放了下來,這表明直到最後一刻飛行員都在控制著飛機。
兩位調查員推測這是一場預謀好的行為,他們都把矛頭指向了航班機長——紮哈裡·艾哈邁德·沙阿(Zaharie Ahmad Shah),認為機長應該對此次空難負責,他讓航班偏離航線、逃避雷達檢查,最終讓飛機墜毀在南印度洋的某片偏遠海域。
如果馬航MH370的失蹤不是意外,那麼,此前制定的搜尋海域是有錯誤的,飛機應該是被人為墜毀到其他海域。專家認為,這正是我們一直沒有找到飛機的原因,我們需要轉變思路,應該要按照蓄意墜機的情況來進行搜尋。
空難發生已經8年過去了,但馬航MH370事故當事者的家屬還沒有放下悲痛。最後,真心希望馬航MH370失蹤的真相早日水落石出,願家屬早日走出陰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