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不動就哭」與「忍著不哭」的孩子,長大后在這2個方面有差距

Wendy媽 2022/04/12 檢舉 我要評論

很多老人會說,孕期愛哭的媽媽生出來的孩子都愛哭。

哭這個舉動對于孩子來說,絕對是他們的拿手好戲,從剛出生的第一刻起,他們就用哭聲來通知全世界,護士也是根據孩子的哭聲大小來衡量孩子是否健康。

并且孩子的哭聲一直會伴隨著他們成長,當他們還不會說話時,哭聲既可以傳達悲傷,又可以傳遞喜悅,毫不夸張的說,寶寶的哭聲會有七種解釋方法!

小孩子懂什麼,哭就是餓了!

王琪的婆婆是一個純粹的農村婦女,沒有什麼文化水平,也沒有一顆上進的心,無論是行為舉止還是表達方式,總是會找到旁人的嫌棄,就算是王琪有時候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但是有什麼辦法呢,畢竟是自己的婆婆,把自己的丈夫養育成才也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只要不是觸及底線的事情,王琪都選擇一忍再忍了。

等到王琪生孩子之后,婆婆就打算從農村老家來到她的身邊照顧她,雖然王琪覺得很感動,婆婆啊對自己真的很關心,但是一想到兩個人要朝夕相處,矛盾一定不會少的。

所以剛開始王琪還找了一些借口,委婉的拒絕著婆婆的好意,但是婆婆并沒有自知之明,反而是非常堅定的對王琪說,媽在家也沒啥事,閑著也是閑著去幫幫你!

這樣一來,王琪只好賴著自己的性子硬著頭皮把婆婆接了過來,但彼此只相處了半個月,有一件事情就讓王琪無論如何都無法接受,那就是婆婆根本不懂得什麼是科學育兒!

只要聽到孩子的哭聲,婆婆就會把孩子抱到自己身邊,告訴自己孩子餓了!甚至是剛剛喂完半個小時,婆婆就只會把孩子扔給自己。

有一次王琪針對這件事情和婆婆討論的時候,婆婆非常自信的說:小孩子懂什麼,哭就是餓了!餓了吃奶就好了,哪有那麼多彎彎腸子,你別矯情了!

孩子的哭聲其實是一種求救信號

1歲前,孩子用哭聲發泄自己所有的情緒

大部分孩子會在一歲左右的時候學會說話,雖然剛開始只是說一些疊詞:爸爸媽媽這類的,但是只要他們會說話了,就說明自己的情緒可以有另一種方式來表達了。不需要再用哭聲來代表一切了。

就像是在不會說話之前,無論是他們渴了餓了開心了難過了,都只能用哭泣來表達,除此之外,他們不知道還有其他的表現方式。

1歲后,孩子的哭泣頻率會大大減少

等到他們會說話之后,他們就知道情緒是可以用語言來表達的,只有在自己無法接受和無法處理的情況面前,才會再次使用哭泣這種手段。

并且對于他們來說,哭泣是一種無奈表現,因為只有當自己哭泣的時候,媽媽才會停止教訓自己,其他人也不會再咄咄逼人了。

但就算是孩子的哭泣頻率大大減少,還是會有一些孩子動不動就哭了,或許是因為父母引導不到位,或許是因為孩子的成長環境存在問題。

「動不動就哭」與「忍著不哭」的孩子,長大后會這2個方面有差距

性格方面:后者會更自閉一些

大部分家長會把忍住不哭的孩子視為堅強的孩子,在遇到危險和困難的時候,他們都能夠忍住不哭堅強的面對,就算是不能想出解決辦法,也要比那些哭唧唧的孩子好很多。

但實際上,如果從心理層面來講的話,這些長期壓抑著自己情緒的孩子更容易出現心理問題!因為他們從小對于自己的要求標準就高,為了不讓家長感到失望而壓抑自己,久而久之自然就是會出現問題了!

情商方面:前者更受歡迎一些

在和其他人產生交往的時候,那些動不動就哭的孩子會比壓抑自己的孩子更加感性一點,有些時候就算是看到其他人遇到危險,自己也會忍不住哭泣。

這樣雖然看起來有些莫名其妙,但是在其他人的眼中,這樣的孩子或許更好接觸一些,自然而然就會更受歡迎。反而是那些過于理性的孩子會遭人嫌棄的!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