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性格在娘胎就成型了?通過這2個細節,可以判斷孩子性格

Wendy媽 2022/08/24 檢舉 我要評論

英國有位孕媽懷孕38周的時候去做彩超,寶寶在顯像下,一會豎起中指,一會打起哈欠,擋著臉玩「捉迷藏」,著實顯得有些「淘氣」。

無獨有偶,之前英國有位21歲的孕媽,產檢時胎兒也有類似的「搞怪行為」,寶寶在臉上比出了V字型手勢,遮住半邊臉。

這位準媽媽表示每次產檢時寶寶都會各種「惡作劇」,還沒出生就已經看到了寶寶淘氣的樣子。

對于孩子的性格養成,很多家長可能會覺得,其與父母教育、成長環境等后天因素息息相關,孩子性格在娘胎就已經成型的說法不靠譜。

但實際上,孩子性格確實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先天因素影響,即便寶寶還沒有出生,通過一些小細節,一樣可以簡單地判斷孩子性格。

觀察這2個細節,可以提前判斷孩子性格

1.做B超時胎兒活躍

就像上面兩位英國孕媽的遭遇一樣,準媽媽在孕期做彩超時,有時候可以看到寶寶會做出一些奇怪的動作,比如豎大拇指、比勝利的手勢,甚至是露出笑容等等。

這類孩子大多在孕期中獲得了充分的營養攝入,發育情況良好,在肚子里時的行為表現,也可以作為出生后性格的參考,做B超時表現活躍,出生后淘氣的機率也會比較高。

2.對準媽媽的反應

很多準媽媽可能有這樣的經歷,當用手撫摸肚子,用心感受寶寶的存在時,寶寶也會變得活潑起來,積極給予媽媽回應,就像是在打招呼一樣。

不同性格的胎兒,對準媽媽的反應也會不盡相同,天生性格偏文靜的孩子,往往不愿意積極做出回應,而性格偏活潑的孩子,則會很愿意和媽媽進行互動。

孩子性格養成也會受后天因素影響

無論是關于兒童性格養成的研究,還是從現實生活中的經驗來看,影響孩子性格養成的因素都是多方面的,后天因素的影響同樣不容忽視。

比如有的孩子天生性格開朗,小時候表現得也非常活潑,但如果家庭教育過于嚴苛,經常受到父母的責備,或者是在成長過程中遭受了巨大打擊,都會在潛移默化中使孩子性格發生變化,變得自卑、內向、敏感,和與生俱來的性格大相徑庭。

因此,即便孩子們性格會受到先天因素影響,可能在娘胎里就已經決定了性格類型,但我們通過后天的家庭教育、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完全可以使孩子性格向積極的方向發展,在成長過程中更有優勢。

怎樣為孩子養成好性格?

1.對待孩子要有耐心

我們常說「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家長以怎樣的態度對待孩子,這種態度會在潛移默化中成為孩子性格的一部分。

比如有些家長性格急躁,動不動就會對孩子大吼大叫,久而久之,孩子也會變得愈發暴躁,習慣于用暴力的方式解決問題,養成粗暴的性格。

所以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富有耐心,盡管調皮的孩子有時確實很讓人生氣,但我們還是要盡量心平氣和。

2.鍛煉孩子的交際能力

沒有孩子天生就是「自來熟」,無論性格內向還是外向,孩子的交際能力都需要后天的鍛煉和培養。

我們平時可以多帶孩子外出,多見識一些陌生的環境,讓孩子嘗試與陌生人打招呼、進行初步的交流,逐漸改變孩子不善交際的性格特點,有更強的人際交往能力。

3.避免溺愛

雖然孩子們心思單純,但也恰恰因此,如果家長對孩子過于溺愛,無條件滿足他們的無理要求,很容易會使孩子性格變得驕縱蠻橫,影響未來的人際交往。

家長疼愛孩子無可厚非,但關鍵要把握好其中的「度」,當孩子提出一些無理要求時,我們一定要堅定拒絕,讓孩子明白,有些規矩是家庭教育中的紅線,不能輕易觸犯。

4.用「民主」方式教育孩子

過于壓抑的家庭環境、過于嚴苛的家庭教育方式,都不利于孩子的性格養成。

我們應該將孩子視為與自身平等的個體,盡量采用「民主」的方式來教育孩子,讓孩子處在適當寬松的家庭環境中成長,更有利于其性格養成。

小編結語:

孩子性格除了會受先天因素影響外,后天因素同樣不容忽視。

我們在教育孩子時,一定要盡量做到以上4點,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培養孩子的好性格,更健康地成長。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