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帶娃是家庭中的一件常事:
在現在的很多家庭中,奶奶帶娃是一件十分常見的事情。在現在看來,很多家庭中, 父母的工作都是非常忙碌的,在實時間和精力上都很難給予孩子更好的照顧,所以,權衡之下,奶奶則成為了非常適合的人選。這不僅能夠培養和諧的祖孫關系,也能夠保證孩子能夠有更好的照顧。
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孩子從「露西」變「翠花」
張麗是一個典型的職場女性,同時,她也和自己的丈夫養育著自己可愛的6歲的女兒。雖然工作繁忙,但夫妻兩人在孩子的照顧上都是特別細心的。
平常,張麗也會經常幫女兒買一些非常漂亮的衣服、鞋子等等,女兒的頭髮上也會別一些很可愛的小裝飾,每天穿的衣服、鞋子、等等,張麗都會負責幫女兒搭配好。
除了著裝上,女兒日常的禮貌、行為禮儀等等,張麗都會有意識去教孩子,一看這孩子就給人非常好的印象。
但在前段時間,張麗和丈夫因為工作的原因,只能暫時將女兒給孩子的奶奶照顧,卻怎麼也沒想到,半年后見到孩子的時候,孩子卻已經大變樣了。
性格上雖然變得十分活潑,但是令張麗驚訝的是孩子原本白皙嫩滑的皮膚現在卻變得很黝黑,著裝上也沒有裝扮得那麼細致,還經常弄得臟兮兮的,而且在生活習慣上也變得十分隨意。
對于奶奶帶娃和媽媽帶娃方式的不同,很多人都十分有共鳴。看到孩子前后的表現,網友紛紛感嘆:這是親奶奶。
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方式大不相同
章子怡曾在微博曬出女兒被姥姥帶的趣事,由于工作行程安排,章子怡沒辦法帶娃,只能讓女兒去姥姥家,過幾天章子怡去接女兒的時候,發現女兒的畫風突變,在姥姥帶領下,女兒從「小淑女」變成豪邁的女漢子。
微博上曾有一個話題,聊一聊,那些年,爺爺奶奶帶大的孩子們是怎麼樣的?
網友小小白:曾經我穿著背帶褲叱咤幼兒園,放暑假去奶奶家后,我成了幼兒園大哥的小弟。
網友兔耳朵酷:暑假去奶奶家后,奶奶天天帶我去廣場跳舞,後來我成了廣場舞的領舞。
有過同樣的經歷的人可能非常懂得,雖然同樣是帶娃, 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的方式則十分不同,對孩子成長的影響也各有差異。
1、教育理念不同。媽媽帶孩子的時候則很注重對孩子的日常行為習慣或是禮貌舉止等等的教育,而相比之下,奶奶們在對孫子的要求則上相對沒有那麼高,往往都只希望孩子能夠健康張大姐就好,所以在這些教育理念上的差距則對孩子有著不同的影響。
2、教育方式不同。相對來說,很多孩子與祖輩之間都是隔代親的情況,長輩們更容易出現溺愛孩子的情況,對孩子的一系列要求都容易百依百順,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也不會過多教育。 但是,媽媽們則比比較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媽媽們在照顧孩子的同時會有選擇性去滿足孩子的要求,也會及時制止孩子犯下的錯誤。
奶奶和媽媽帶娃方式的不同直接影響了孩子未來的發展,不同的教育方式顯然也是利弊共存的,共同影響著孩子的成長。
無論孩子由誰帶娃,孩子的教育都不可落下:
無論是由奶奶或是由孩子的媽媽帶孩子,最重要的不是由誰來照顧孩子,最重要的則是讓孩子的教育能夠到位。只有在正確的教育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孩子將來才能夠有更好的發展。
一方面,疼愛有度,獎罰分明。父母、長輩疼愛孩子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這樣的疼愛應該是有限度的。家長溺愛孩子的方式容易歪曲孩子的性格塑造和個性。
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長輩們都應該堅定立場,及時指出并糾正孩子的錯誤。
另一方面,無論是孩子的生活小習慣或是在為人處世上的行為及態度,長輩們都需要給予孩子正確的教育和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