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地方都有一個習俗,說的就是孩子出生之后,第一個抱孩子的人很有講究,因為他(她)的身份將會影響到孩子以后的發展。很多人都覺得這種說法是一種迷信的說法,但真的是這樣嗎?
小可生孩子的時候,就發生過一件不愉快的事情。當時小可經歷了千難萬險將孩子生出來,母子平安,無論是醫護人員還是家屬都是非常高興的。
而這時候,按照習俗應該讓一個「貴人」來抱孩子,于是小可的丈夫就來到醫院的走廊上,看看有沒有什麼「貴人」出現,結果卻聽到里面產房那邊傳來家屬的埋怨聲。
原來,在小可丈夫出門找「貴人」的時候,醫院的醫護人員因為要給孩子清潔身體,但是臨時手頭有事,就將孩子暫時的遞給了一旁的護工,結果孩子的「第一抱」就給了護工,這可讓小可的家人郁悶壞了。
無獨有偶,記得上大學的時候還住在老家,鄰居家小菊在家分娩,鄉醫帶著護士前來接生,而這時候媽媽卻讓我去小菊家借點醬油,我便沒多想就去了。
結果,剛進小菊家門,小菊的家人似乎跟商量好一樣,就將剛出生的娃娃遞給了我,我也沒多想就抱了抱娃娃。
后來才知道,什麼借醬油,只不過是個借口,就是讓我去抱孩子的,因為我是村兒里面唯一的大學生,希望我抱一下孩子,讓孩子也成為一個大學生。
這種習俗,并沒有一個嚴謹的根據,但是孩子出生之后,什麼人對孩子進行「第一抱」,卻確實會對孩子的健康等方面造成影響。
孩子的「第一抱」確實有講究,可不是迷信,別不當回事
誰是第一個抱孩子的人,其實看似無關緊要,實則比較重要。別的不說,就說對孩子父母和家人的心理影響就很大,而心理因素也是影響家長對孩子實施家教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說家長的心里面覺得孩子長大后會向著不好的方向發展,那麼在孩子的成長之路上,就可能會做出一些比較不利于孩子成長的行為。
如果家長覺得孩子之后會化龍成鳳,那麼也會表現出與之匹配的教育方式等。
另外,除了心理方面的影響,其實如果一些不適合抱孩子的人抱了孩子,還有可能會產生一些顯而易見的影響。
那麼,哪些人不適合抱孩子呢?
第一種:病患之身,老弱之體
生病的人和身子骨比較弱的人,是不適合抱孩子的。
因為生病的人抱孩子,有可能會將疾病傳染給孩子,因為剛出生的寶寶抵抗力是非常弱的。
另外,就算是病患的病不是傳染病也不行,因為患病之人,會因為疾病的問題產生較多的其它種類的病原體,這些病原體可能不至于致大人生病,但是卻能夠致孩子生病。
而身子骨比較弱的人,就比如說一些行動不便的老人,一些身單力薄的小孩等,這些人一是可能沒有抱穩孩子的力量,二是在抱孩子的過程中可能會站不穩摔倒等等。所以,身體比較弱的人,也是不可以抱孩子的。
第二種:身有異味、體有污垢
身上有異味的人,比如一些剛抽過煙的人,剛從一些網咖、飯店、球場等公共場合回來的人,他們身上都帶有比較重的異味。還有那些剛打掃完衛生的人、剛下班的人等等,都是不適合抱孩子的。
因為人們身上的異味,對于剛出生的寶寶來說是一種嚴重的刺激,可能會導致孩子的呼吸出現一些不好的問題。
而且,一些氣味還帶有毒性,比如說煙味中含有尼古丁等多種有害物質,如果滯留在剛出生的寶寶身上,那麼將會對寶寶的健康造成危害,還有一些氣味可能會激發過敏等現象,比如早先的一些油墨的味道。
身上比較臟的人就更別說了,污物本身就是一種非常直觀的負面因素,并且本身還可能會衍生出難聞的氣味、較多的微生物致病原、毒素等等,所以,身上要是臟了,就不要靠近孩子了,剛出生的寶寶經不起這麼折騰。
第三種:思慮異常、神志不清
那些腦袋「不太靈光」的人也不能夠抱孩子,就比如說喝醉酒的人等等。
主要原因是因為思慮異常、神志不清的人,比如喝醉酒的人,他們是無法準確地控制自身行為的,也就是說,這些人如果抱著孩子,隨時都有可能會發生掉落等負面情況,更有甚者,一些醉酒程度嚴重的人,根本意識不到自己抱著的是孩子,很可能會發生更壞的情況。
所以,一定不要讓腦子不靈光的人去抱孩子,避免發生意外。
第四種:奇裝異服、妝容厚重
一些人喜歡穿一些奇奇怪怪的衣服,或是喜歡化濃妝等等,也是不太適合抱孩子的。
要知道,造型「個性」的衣服,往往會帶有一些可能會對寶寶形成威脅的部件,比如朋克風格的衣服上的金屬釘扣,就可能會傷到寶寶。
而一些喜歡化濃妝的人,在抱孩子的時候很可能會將妝容蹭到孩子身上,或妝容的氣味嗆到孩子,對孩子造成健康影響。所以,在寶寶出生的那天,可不要身著異服,涂「大花臉」了。
寫在最后
孩子出生之后,「第一抱」究竟要給誰,家長們可要謹慎考慮,避免發生不愉快的事情。那麼,你家寶寶是被誰「第一抱」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