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寶寶都必須經歷上幼稚園的,只要寶寶到了3歲,就要安排寶寶上幼稚園,讓寶寶在幼稚園裡接受教育,但是每個寶寶上幼稚園都肯定是不適應的,還有很多的擔心,擔心寶寶睡不好,老師沒有關心到位,沒有照顧到位,擔心寶寶在幼稚園吃不飽,也會擔心寶寶在幼稚園被小朋友欺負不敢說話,也會擔心寶寶被老師罵等等。
全部幼稚園除了上學和放學可以讓家長帶寶寶入園外,其餘時間都不能讓家長進幼稚園的,因為如果隨便讓家長入園,會危害孩子的健康和自身安全。
所以有很多父母都很想知道自己寶寶在幼稚園的一舉一動,也想知道寶寶在幼稚園過得好不好,真的很擔心。Wendy媽今天就總結了寶寶入園後,說明過得不好的幾種表現,希望能夠讓父母知道,要特別注意,特別是第一種表現。
1、孩子晚上經常做惡夢
孩子到幼稚園活動量比擬大,再加上教師佈置的課間和課外活動任務,也夠孩子累的了,當回到家裡了,晚上應該睡得比擬早,假如孩子經常入睡後不久,經常做噩夢或者驚醒的狀況,很有可能在幼稚園發作了恐慌和驚嚇的事情,印在腦海裡許久不能遺忘。
2、到家裡不和父母說幼稚園的事情
仔細的家長可能發現,每當接孩子回家的路上,孩子會和你分享學校裡的一些開心事情以及教師的褒揚。假如你的孩子從不和你說幼稚園的事情,當你問起的時分,孩子總是不願意和你說,這時分家長應該要明白了,孩子在幼稚園過得不好。
3.孩子短期內突然情緒低落
有些孩子本身活潑開朗又好動,但是突然間會變得對什麼都提不起情緒,顯得很低落,這不是什麼在幼稚園裡成長了,要關注孩子的情緒發展。還有的孩子可能本身比較靦腆,平時話就不多,但是情緒上的轉變還是跟本身性格是不一樣的,家長不能夠粗心忽略。
孩子哪怕再不喜歡幼稚園,在回到家裡面對家長的詢問時,也會被挑起話頭,說起自己這一天是怎麼度過的,有沒有好玩的事,交沒交到朋友之類的。反而回到家裡一聲不吭,提起幼稚園就明顯抵觸,不願談起,這可能就是孩子過得不開心。
4.孩子總說自己身體不舒服
在不想去學校的時候,很多人小時候都用過一個藉口,就是生病了,肚子痛,發燒。孩子不想去幼稚園也會有這樣的反應,莫名頭疼,肚子疼,但是去醫院又檢查不出來。有時候身體上的狀況要靠心理來解決,這是孩子的心病,才會一提起就條件反射性的生理性疼痛。這是孩子在面臨壓力之下產生的緊張感和焦慮感,不要斥責孩子說謊是首要,及時安慰孩子並瞭解原因才是根本。
5.突然變得很黏人
一般孩子上學後,獨立意識在逐漸增強,與上學前相比不太愛黏爸媽了。如果某一天放學後,他突然很黏人,說明他缺少安全感,有可能被老師批評了,也可能是被同學欺負了,總之很需要安撫。
Wendy媽有話說:
所以,如果寶寶出現以上五種表現,說明在幼稚園過得不好,作為父母要及時跟老師溝通,清楚瞭解寶寶在幼稚園的具體情況。
家有入園小寶寶
一定要和ta玩
「扮演老師」的遊戲
小孩兒上幼稚園的家長都知道,你每天都特別焦急的問孩子發生了什麼。孩子的表達能力差,什麼都不會說,什麼都告訴你不知道。
但 如果我們跟孩子玩個角色扮演遊戲,家長扮演小朋友,讓寶貝來扮演老師,你就能切身體會到孩子在幼稚園中是怎麼度過的了。
我女兒Wendy剛入園的時候,我就試著跟她玩兒了這個遊戲,她非常開心。她演老師、我演學生。
有一次,演到吃飯的時候,女兒扮演老師突然大聲呵斥:「必須都吃光!不吃光我就把你關到小黑屋兒」,當時全家都嚇傻了「幼稚園有小黑屋嗎?難道老師真的會關小黑屋兒嗎?」
後來,在家長群裡我們驗證了孩子說的話,老師真的會經常嚇唬不聽話的小孩兒「關進小黑屋」。
在此,我們不想討論該不該用小黑屋嚇唬孩子這件事兒。但是說明這個遊戲完全可以讓你第一時間得知孩子在幼稚園過得怎麼樣,老師到底怎樣對待他,屢試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