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的叫起床方式會影響孩子發育!解鎖正確姿勢看這里

Wendy媽 2022/10/07 檢舉 我要評論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經歷:早上心平氣和地叫孩子起床,但十幾分鐘過去了要麼一點動靜都沒有,要麼無精打采、呆坐不動,催一下,還各種耍脾氣。

對此家長們很「頭疼」

孩子早上為什麼會起不來,是睡得太晚?睡眠質量不好?還是習慣了懶床?或者是其他的原因?

一、早上孩子為什麼會起床困難

其實不止小孩有起床困難現象,很多大人也有,我們俗稱「起床氣」

起床氣是指起床后莫名其妙地生氣,或者有人打擾了睡眠后就會生悶氣。一般用來形容人起床之后的壞脾氣。

有起床氣跟生理和心理都有關系。

生理方面:天氣太冷、睡眠不足、睡眠質量不佳、人不舒服等,還跟皮質醇的分泌有關。

皮質醇在人體內有著自身的分泌規律,午夜12點到凌晨2點是最低值,凌晨4點慢慢回升,上午8點到達最高值,然后逐漸降低。

當人被猛的叫醒,皮質醇分泌上升,迫使人清醒,但睡眠慣性又會使人的頭腦處于一段時間的迷糊期,大腦處在清醒與不清醒間,起床氣便產生了。

心理方面:孩子認為家里比學校好玩、不愿上學;在學校遇到不開心的事、抗拒上學;有些幼兒園的孩子還存在分離焦慮,等等。

找到原因后家長應該多些理解和包容,允許孩子有起床氣,但不放任,可以在孩子心情好的時候,和孩子溝通、進行引導,同時注意自身叫醒孩子的方式。

二、叫醒孩子的錯誤方式

除了生理和心理原因,很多家長習慣用「殺傷性」叫醒方式:簡單粗暴地將孩子弄醒,這無疑是在加重孩子的「起床氣」。

《美國醫學雜志》有研究表明:孩子被「猛」地叫醒會產生心慌、情緒低落,給孩子帶來糟糕的影響,還會引起神經或心理問題。

以下4種錯誤叫醒方式,建議家長們趕緊改掉:

01:大呼小叫指責法

看到孩子磨磨蹭蹭不愿起床,很多家長會采用大呼小叫的方法將孩子叫醒:「這都幾點了,還不起床」、「快點起來,再不起來就遲到了」、「還在睡,你還想不想上學」 ……

家長一大早就用發怒、指責的語氣叫孩子,不僅會影響孩子的心情還會讓孩子產生畏懼感。

02:掀被拍打法

直接將孩子的被子掀掉,希望通過溫差刺激讓孩子醒來;或者直接拍打孩子的臉部、身體,讓孩子迅速醒來。

突然掀被在秋冬季節可能會凍到孩子,也會讓孩子沒有安全感,而拍打會讓孩子因受到驚嚇而加重「起床氣」,有些孩子甚至會大喊大叫、哭鬧不止。

03:制造噪音法

家長不用語言和行為去叫醒孩子,而是特意制造一些噪音將孩子吵醒。比如:大聲和家人說話、故意在孩子的房間走來走去、做家務時弄出聲響等。

用這種方式雖然孩子不會受到驚嚇,但總是被噪音干擾,心情肯定好不了,「起床氣」自然會加重。

04:反復嘮叨法

家長每隔幾分鐘叫一次孩子,看似在給孩子緩沖時間,實際上孩子不停地在完成啟動、切換,反而會造成孩子昏昏欲睡、難以起床。

睡覺本是一件舒適、放松的事,如果家長采用以上叫醒方式,對孩子的身心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家長只需要換種方式,就能讓孩子愉快地起床。

三、叫醒孩子的正確開啟方式

在孩子的額頭或小手上親吻,并小聲說「寶貝,我最愛的就是你啦」,并輕輕地拍著孩子的身體,讓TA在滿滿的愛意中醒來。

將窗簾打開一部分,放舒緩、優美的音樂,然后將孩子輕輕摟在懷里,讓孩子自然醒來。

睡前和孩子約定第二天的起床時間,并告訴TA如果沒有及時起床會去叫醒TA,讓孩子有個心理準備。當然叫醒時要輕輕呼喚。

培養孩子自主起床,對還在上幼兒園的孩子,可以進行「叫早」服務。已經上小學的孩子,讓TA養成時間觀念,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以上4種方式因每個孩子都有自身特色,家長可以根據自家孩子的特點,采用不同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要有耐心、恒心和愛心。

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可以健康快樂地成長,那麼就從起床這件事做起,給孩子開啟愉快、美好的一天。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