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3種看似愛娃的行為,或正在剝奪孩子的專注力,家長們要引起注意

Wendy媽 2023/03/08 檢舉 我要評論

說起「愛娃」,父母們都有自己的心得:

「無時無刻,給孩子貼心的照顧」

「噓寒問暖,做好孩子的后援保障」

「竭盡所能,幫助孩子規避一切風險」

總而言之,每個父母都有自己的愛娃方式,只不過大家在意的點不一樣而已。但遺憾的是,很多父母以為的愛,卻在無形中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相信父母的初衷,只是希望給孩子更多關愛,結果卻弄巧成拙。

要知道,專注力是孩子成功的最大法寶。因為有了超強的專注力,孩子才能持之以恒的做好一件事情,離成功更近一些。

說到這里,可能有父母不太相信,甚至還會辯解:明明是關心孩子,怎麼可能會破壞專注力呢?這完全就是無稽之談。

父母的這些「愛娃行為」,真的需要改正

1、不合時宜的關心

當孩子在用心拼裝玩具時,父母來一句:寶寶,你拼的實在是太好了!

當孩子在認真寫作業的時候,父母突然走進臥室:寶寶,你渴不渴啊?餓不餓啊?

借著關心的名義,打斷正在認真做事的孩子,父母這些不合時宜的做法,真的會破壞孩子的專注力。

前一秒,他們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認真做著喜歡的事情。后一秒,就被突然開口說話的父母打亂思緒,然后久久無法進入狀態。

明明父母在做事時,都不喜歡被打擾,為何偏偏要用這樣的關系,去影響還沒有自我約束力的孩子呢?

2、強行指導和安利

總有一些父母,他們覺得自己有豐富的人生經驗,在教育路上各種「顯擺」。

孩子,這些玩具不應該這樣拼!

寶寶,你選擇的繪本都不好!

孩子,這件事你做的不好,應該按媽媽說的做。

這樣的話,想必父母都不陌生吧?很多家庭,每天都在上演這樣的畫面。父母用自己的思維,強行指導孩子做事,這真的是愛嗎?

很想說一句:再好的專注力,都被父母的強行指導消磨殆盡。不否認,大人的經驗確實更豐富一些,但直接安利孩子做事,連讓他們實踐的機會都不給,多少有些不太好吧?

3、給太多的選擇

也有一類父母,他們愿意嘗試科學育兒,并且為此還在悄悄努力。只不過,在很多事情上,父母用錯了方式。

不強行要求孩子做事,而是把選擇的權利歸還給他們。可問題是,父母給了太多的選擇,讓孩子有些無所適從,不知道該如何下手才好。

很多時候,其實選擇多了,并不一定是好事,會讓孩子養成三分鐘熱度。他們正處于好奇心旺盛的階段,每一個選擇都很喜歡,都想去嘗試,到頭來什麼都沒有學會。

提高孩子的專注力,才能讓他們擁有美好未來

專注力對孩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未來能走多遠,能飛多高,都取決于他們的專注力如何。所以眼下的重點,就是幫助孩子養成好的專注力,從小就打好基礎,未來才會有更多可能性。

1、提供安靜的環境

不管是學習,亦或者是玩耍,只要孩子在獨立做事時,父母就要保持安靜,不去打擾他們,把時間和環境都留給孩子。此時,他們需要的不是關心,也不是父母,而是安靜的氛圍。

2、堅決不去打擾

希望所有的父母,都不要借著「愛」的名義,隨意去打擾孩子。所謂專注,就是不受外界的任何影響,然后自顧自的做喜歡的事情。所以不打擾,就是培養專注力的第一步,希望父母都能做到。

3、獨立解決問題

當孩子遇到困難時,請讓他們獨自去解決問題,而不是把父母的想法,強行安利給他們。看似幫助孩子解決了問題,但是下一次遇到問題,他們還是什麼都不會,倒不如讓孩子多去嘗試,就算錯了好幾次,最后也能成功。

4、二選一就好

讓孩子有選擇,其實是一件好事,能夠讓他們學會取舍,并且了解剛需和必需的區別。很多時候,只需給孩子兩個選項就好,他們不僅可以快速做出選擇,而且還能挑選到最喜歡的那個,更便于專注力的培養。

寫在最后:「愛娃」的最高境界,就是用張弛有度的方式,保護孩子天性的同時,又挖掘出他們身上的潛能,從小就學會獨立做事和思考,等到長大后進入社會,就知道有多香。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