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女兒像爸,兒子隨媽。
這是真的,還是只是說說的?
小編有個朋友,是小學老師,每天孩子放學,都是家長排隊,然后老師看著家長的臉,喊孩子的名字。
一開始的時候,朋友很慌亂,后來朋友發現,其實「認家長」實在是太簡單了,很多孩子都和父母是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
尤其是,將很多爸爸或者媽媽,想象著換一個性別,就是孩子的模樣了。
摸準了這個規律,朋友現在每次帶孩子放學,都游刃有余了。朋友不夸張地說,雖然現在家長們接娃都帶口罩了,但是通過眼睛、額頭等,有時候也能夠快速判斷。
朋友笑道: 當了老師,現在都養成了「認一家人」的本領了。
觀察生活中會發現,這還真不是偶然的現象。至少有3個方面的特征,孩子非常容易從父母那里遺傳。因為這些會遺傳,所以,家長們對于「不好」的層面,就可以防患于未然了。
女兒像爸,兒子隨媽:孩子的3個特征很容易遺傳,你家娃中幾個?
第一個特征:智商易遺傳
早期的生物學家認為,智力相關的基因,更多地會存在于X染色體上,而男孩的X染色體來自于母親,所以,兒子的智商,會隨母親多一些。
但是后來,遺傳學通過數據推翻了這個理論,從遺傳數據來看,媽媽的相關系數是0.443,爸爸的相關系數是0.411。
所以,爸爸和媽媽對孩子智力的影響,機率幾乎是相同的,媽媽的略高一點點而已。
關于智力的研究,其實是非常復雜的,就遺傳而言,也只占比其中一部分而已,后天對孩子智力的影響也非常大。
孩子在出生的那一刻,遺傳的智力已經無法改變了,然后家長需要注意的,便是后天哪些環境,會對孩子的智商有影響。
比如,學校對孩子智力的影響
學校的教育方式、水平等,會通過各種途徑影響孩子的智力發展。其中最明顯的,就是老師的知識傳授方式。
比如,家庭教育對孩子智力的影響
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智力也分為 「流體智力」和「晶體智力」,這是 美國心理學家雷蒙德·卡特爾提出的。
流體智力基本是指孩子遺傳到的智商,直接表現在學習、記憶上。
而晶體智力,是孩子的閱讀積累、言語積累、情商積累等等,這份智力,在孩子早期,主要靠家庭教育所獲得,而且是影響孩子一生的智力。
比如,早教對孩子智力的影響
亞拉巴馬大學心理學的教授雷米等人做過一項長期研究,他們將一批貧困家庭的4個月的嬰兒,分為兩組,一組送進教育中心,有老師教孩子游戲、唱歌等等。另一組,則沒有任何早教,只有充足的營養。
學齡前對兩組孩子的智力做了檢測,第一組比第二組高了10-20分。
在15歲的時候第一組的語數成績,也都高于第二組。
這樣的差別結果也顯示:早教能夠促進大腦發育。
第二個特征:「特征性」顏值易遺傳
網紅三石的一家,奶奶、爸爸、女兒,那真的是共用一張臉,都快要無縫隙遺傳了。
從遺傳學的角度來說,女生是XX染色體,男生是XY染色體,男孩的Y染色體自然是來源于爸爸,而女孩的兩條X染色體,父母的各占一條。
對于男孩來說,雖然有X、Y兩條染色體,但是X染色體所攜帶的外表的基因,會更強大一下,所以,男孩的外表,更多地是由媽媽遺傳的X染色體所決定,長得更像媽媽。
對于女孩來說,雖然都是X染色體,但是爸爸的那條X染色體的基因一般要強大于媽媽的X染色體基因,所以女孩更多的會像爸爸多一些。
小編的一個同事,他們夫妻都很好奇,兒子長得像誰。等兒子長到2歲大的時候,和同事小時候2歲的照片一對比,不能說像,只能說一模一樣。大家一直看不出來,只是因為性別的差異罷了。
第三個特征:身高易遺傳
小編讀高中的時候,班上有個男生,個子有183cm,非常高。
有一次開家長會,是男生的爸爸來的,看著實在不像是他的爸爸,因為爸爸比他矮了一個頭。當時班上還有不少同學開玩笑說:你是不是你爸爸撿回來的。
再后來有一次,是他媽媽過來的。他的媽媽個子至少170cm,而且這個同學簡直和他媽媽共用一張臉。
孩子的身高,70%靠遺傳,剩下的30%和生長環境、飲食、睡眠、運動等,有著密切的聯系。
孩子的遺傳身高,有一個計算公式:兒子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2*1.08,女兒身高=(父親身高*0.923母親身高)/2。
基本上, 父母都高,那麼孩子矮不了,父母都矮,孩子一定要在剩下的30%里面去努力。如果父母一高一矮,那麼孩子是看遺傳運氣還是先將剩下的30%給努力起來,就看自己的選擇了。
家長也不要小瞧了剩下的30%。
記得之前看過一個消息,一個男孩,從小就游泳,青春期的時候個子長到了190+,但其實他的父母身高非常一般。
所以,剩下的30%努力好了,孩子還有「逆襲」的機會。
寄語
女兒像爸,兒子隨媽,其實也只是機率問題。其實無論是像爸爸還是像媽媽,甚至是隔代遺傳,他都是我們的孩子。
只是,有些遺傳對孩子或許會有一定的影響,對此,家長們要提前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