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的家長在接送孩子的時候,都十分的羨慕其他家的孩子,多麼的聰明,多麼的聽話,多麼的董事,其實孩子的優秀,往往離不開父母的教育方法方式,尤其是不管有多苦,這五個習慣,父母一定要「逼」孩子養成,別不信!
一、守時。
為什麼很多孩子做事拖拖拉拉,寫個作業磨磨蹭蹭,就是因為沒有時間觀念,所以不管什麼事情都是慢吞吞地做。
也就是說,想讓孩子變優秀的前提,要讓孩子有時間觀念,養成守時的習慣。守時的人不一定優秀,但優秀的人一定守時。
二、整理。
從小培養孩子整理的好習慣,不但能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還能讓孩子的思維越來越清晰,做事有規劃、有目標。
三、閱讀。
喜歡閱讀的孩子思想更豐富,閱讀是終身受益的財富,但是讓一個從不閱讀的人開始閱讀,這是一件很難的事情。所以閱讀習慣要從小培養起來,才能讓一切變得更容易。
四、運動。
運動能激發體能,提升智力,愛運動的孩子往往更聰明。
五、做家務。
培養孩子自理能力和責任心,一直被照顧著的孩子永遠長不大,沒辦法獨擋一面。
這五個習慣,看著不起眼,但是很多孩子都做不到,或者做不全,有的孩子或者一個都沒沾上邊,這樣的孩子不用想都知道,不管生活能力,還是學習成績,肯定都是不行的。
教育家葉圣陶說:
教育的本質就是培養習慣。
拉開孩子差距的,往往不是智商,而是從小養成的各種習慣。
兒童階段是培養習慣的最佳時期,一個好習慣能成就孩子,一個壞習慣則能傷害孩子。
希望孩子們能在成長時養成這5個受益終生的好習慣。
好習慣受益終生,這五個習慣能決定孩子的一生,你家孩子做到了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