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允許你的孩子頂嘴嗎?
朋友小佑吐槽,自家孩子脾氣大,說啥都對著干,而且還喜歡頂嘴。
就在前幾天,小佑請了好些個同事來家里吃飯,大家邊吃邊聊天。其中最high的,不是同事,而是小佑8歲的兒子。大家在聊天,兒子一會兒就來插話,訴說自己的需求。
小佑忍不住說兒子: 「你能不能別說話了,大人說話,小孩不要插嘴!」
兒子立馬不開心了,反駁道: 「我和叔叔阿姨說話,你插什麼嘴?」
同事們都笑了起來,但小佑著實笑不起來,因為,小佑知道, 這是兒子的常態,兒子又在挑戰自己的權威。
01 孩子為什麼愛頂嘴?因為,他有心理需求
孩子頂嘴的3個主要原因,家長要知道。
原因一:要求沒能得到滿足
小佑將這件事情說給小編聽之后,問小編:「你說,我這兒子,是不是欠收拾?啥都跟我對著干!」
小編反問她: 「你希望你的兒子看到那些客人,都不敢說話嗎?」
小佑愣了一下:「不是啊,但也不能這樣啊!」
其實能夠理解小佑,自己和同事們聊天,大家都聊得正經,然后忽然孩子來插話,說的內容,都不是大家關心、想要聊的內容,所以,小佑希望兒子別插嘴。
但是, 從孩子的心理需求去考慮呢?
孩子看到大家在聊天,他想要的,其實就是一個聊天對象而已。孩子還不懂得他現在這樣說話,確實不討喜,所以,他反而越聊越開心。
在自己的聊天被媽媽打斷,認為是「插嘴」的時候,孩子又何嘗不是認為媽媽也是在「插嘴」?
想讓這麼大的孩子主動去理解大人,那實在是太難了。
但是,大人卻可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
小佑沒有理解兒子的內心需求,也沒有詢問孩子的想法,就直接定義孩子為「插嘴」,這是最傷孩子的行為。
孩子的心理需求沒有得到滿足的時候,他們會通過頂嘴、發脾氣等各種負面方式來發泄,直到家長滿足自己的要求,要不然,就會持續僵持。
原因二:無理取鬧
對于小佑的兒子而言,其實,這只是正常需求。但有些孩子的要求,就略顯無理。
比如,孩子看到別人有的,自己也必須要有;
比如,媽媽抱著二寶哄睡,大寶就在旁邊故意吵鬧……
孩子的每一個無理取鬧的背后,其實也存在一個心理需求。
比如,孩子可能只是好奇,也想玩一玩那個玩具;
比如,大寶可能只是想要媽媽的一個擁抱而已。
正面去理解孩子的無理取鬧,家長會發現,其實孩子的內心和第一點一樣,是有背后的內心需求的。
原因三:遭遇了失敗
媽媽:「將拼圖收起來。」
孩子:「我就不收,要收你自己收!」
這是小編和開心果的一段對話,看著她頂嘴,真的是氣不打一處來。但是,還是耐著性子問:「平時收拾東西這麼勤快的寶寶,咋就不收拼圖了呢?是不是拼圖惹你生氣了?」
開心果說:「是, 沒拼的起來,我不開心了!」
孩子的內心其實也是比較脆弱的,在受到打擊的時候,容易出現情緒低落的情況,孩子便容易撒氣、頂嘴。
02 「允許頂嘴」與「不允許頂嘴」的孩子,18年后差距明顯,父母別小瞧
孩子頂嘴了,還不是壞事?
想必,這是當父母的第一想法。
但是,父母再換個思路,孩子頂嘴,父母不開心,到底是因為孩子態度不好,還是因為孩子忤逆了自己,沒有按照自己的要求來?
想必,兩者都有。
其實,有時候孩子頂嘴,真不是壞事。至少,孩子敢于將負面的情緒,展露在父母面前,敢于說出自己的想法。至少證明,孩子對父母,其實并沒有那麼大的戒心與隔閡。
而 父母面對孩子的頂嘴,不是「壓」回去。因為壓得次數多了,孩子不敢頂嘴了,要麼孩子變得極其聽話,要麼孩子會將事情藏著,父母想知道都難。
相比之下,還是孩子能夠說出來的好。
只要孩子說出來了,即便頂嘴這個方式不對,家長都能夠去思考孩子內心深處的需求,然后給到孩子正確的指引。
所以,頂嘴,真的不是壞事,不敢頂嘴的孩子,18年后長大成人,不敢言、不自信、沒主見的樣子,才是父母最頭疼的。
因此, 父母真不能小瞧了「頂嘴」背后的教育意義。
03 孩子頂嘴,父母做好3件事,方可正確指引
頂嘴不是解決問題的好方式,父母指引對了,孩子便能夠好好說話,親子關系還能非常融洽,孩子也不容易產生太多的負面情緒。
首先,別著急批評孩子,了解真相
孩子頂嘴的背后,是有內心需求的,家長只有冷靜下來,才能著絲剝繭,找到問題的源頭。
所以,別著急批評孩子,讓自己和孩子都有冷靜的時間,都冷靜下來,再去了解事情的真相,家長會發現,孩子頂嘴,真的沒有那麼不堪。
然后,引導孩子「講理」
孩子頂嘴的背后,可能確實存在一些不好的行為、不對的想法等等。
這時候,家長要引導孩子去「講理」,讓孩子明白事情的是是非非,自己去判斷。這對孩子的成長而言,是非常珍貴的。
最后,日常為孩子樹立好榜樣
孩子喜歡頂嘴,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模仿」,模仿大人平時對自己兇兇地說話,模仿大人之間的溝通方式。
為什麼說,一個和睦的家庭對孩子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就是原因之一。
寫給家長們:
頂嘴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長不讓孩子頂嘴,不知道在孩子頂嘴的時候,該如何引導孩子。所以, 多一些耐心,多理解一下你的孩子吧!讓孩子18年后,收獲一個更好的性格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