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愛「咬指甲」不是小事,父母聽之任之,會影響寶寶身心健康

Wendy媽 2022/10/19 檢舉 我要評論

寶寶還小的時候,身上難免會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小毛病,如果父母不及時糾正,好好引導的話,可能影響寶寶的健康成長。就比如,寶寶咬指甲這事兒,并不是一件小事兒,如果父母聽之任之的話,隨著孩子的長大,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會有著非常不利的影響。

寶寶咬指甲的危害有哪些呢?

病從口入

孩子還小的時候,在個人衛生方面,一般都是比較欠缺的,喜歡摸這摸那,也不管是否干凈,因此,如果父母不注意的話,一段時間之后,寶寶的小手,就會變得臟兮兮,指甲更是容易藏污納垢,變得黑乎乎的。

如果寶寶咬指甲,就很容易將細菌吃進肚子,從而病從口入,導致寶寶身體出現疾病。

影響牙齒發育

在牙齒未發育成熟以前,寶寶的牙齒是很脆弱的,如果寶寶有了一些不良習慣,就容易影響牙齒的健康發育。比如寶寶長期咬指甲,很可能導致牙齒外暴、門牙缺角等,進而影響寶寶的顏值。

指甲畸形發育

寶寶經常咬指甲,不僅會使得指甲參差不齊,寶寶更容易抓傷自己,還可能導致寶寶指甲經常出血發炎,從而就可能增加寶寶患甲溝炎的幾率,影響寶寶的身體健康。

影響寶寶健康性格的形成

經常咬指甲的寶寶,可能有著心理因素的影響,從而使得寶寶通過咬指甲來緩解和逃避,久而久之,不僅影響身體健,還影響寶寶的心理健康發育,導致寶寶自卑、抑郁。

寶寶喜歡咬指甲的原因有哪些呢?

口欲期影響

寶寶到了口欲期,就可能出現吃手的習慣,大一些的孩子,也可能因為口欲期出現咬指甲的問題。

行為模仿

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強的,如果周圍有人有怎樣的習慣,那麼寶寶也容易有樣學樣,跟著開始咬指甲。

缺乏營養導致

如果孩子缺鋅的話,可能導致寶寶出現異食癖問題,從而增加了寶寶咬指甲的幾率。

心理因素

小孩子也是容易壓力大,出現心理問題的。尤其是父母缺乏對孩子的關心,經常打罵孩子,對孩子要求過高,過重的學習壓力等,都是有可能增加孩子出現心理問題的幾率。從而導致寶寶可能出現通過咬指甲來逃避和緩解。

寶寶有咬指甲的習慣,我們該怎麼辦呢?

咬指甲大多發生在3-6歲的寶寶身上,隨著寶寶的逐漸成長,多數人咬指甲的行為會逐漸消失,而還有少部分人,卻可能養成習慣,難以改變,甚至是成年后,依舊有這樣的習慣。作為父母的我們,應該及時正確的引導,以免影響寶寶的健康成長。

對癥下藥

想要解決寶寶咬指甲的問題,避免給寶寶造成不利影響,我們首先需要有耐心,慢慢查找和了解寶寶咬指甲的原因,這樣才能正確有效地應對。該補充營養,就補充營養;該多關心寶寶,就多關心一下。

不要暴力制止

如果父母發現寶寶有咬指甲的問題,注意一定不要暴力解決,強行制止。據相關調查研究表明,一些人成年以后依舊有著咬指甲的問題,很可能就是小時候經常遭遇父母的暴力。如果父母暴力制止,不僅不能解決問題,還可能讓孩子咬指甲問題更為嚴重。

我們最好不要打罵孩子,而是應該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多關心寶寶,多給寶寶鼓勵和安慰,用愛去讓寶寶改變。

給寶寶普通健康知識

如果是稍大一些的寶寶,能夠聽懂父母所說的話,那麼我們應該多給寶寶普及一些健康知識,告訴孩子經常啃咬指甲,會導致吸進進入身體而生病,需要吃藥打針。這樣孩子明白了,咬指甲的危害,對于寶寶戒掉咬指甲習慣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緩解寶寶焦慮問題

如果寶寶咬指甲,是由于壓力過大,那麼我們就需要多陪伴寶寶,多和寶寶交心,了解寶寶焦慮的根源,然后才能更好地安慰和鼓勵寶寶,疏解寶寶的焦慮情緒。

給寶寶戒掉咬指甲習慣的時間

寶寶有了咬指甲的問題,那麼我們想要給寶寶戒掉,就不能操之過急,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我們需要給寶寶一定的時間,循序漸進地幫助寶寶戒掉。

我們可以慢慢控制寶寶咬指甲的頻率和數量,多陪伴寶寶做一些其他有意義的,寶寶喜歡的事情,這樣慢慢地降低寶寶咬指甲的幾率了。

給寶寶補充營養

如果寶寶是由于身體缺乏某種營養和微量元素的話,那麼我們就需要盡早帶寶寶去醫院檢查,給寶寶補充營養。日常飲食,最好做好營養全面均衡,葷素合理搭配。

說句心里話

寶寶成長的過程中,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問題背后,也都是有著一定原因的,這些原因不一定都在寶寶身上,作為父母的我們,也需要多多反省自身和總結經驗,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寶寶健康成長。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