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9月12日上午10點23分,「奮進號」太空梭的三台主發動機依次點火,隨後左右兩個固體助推器也點火,在強大的推力下,固定用的爆炸螺栓也紛紛起爆,「奮進號」掙脫了引力的束縛,從發射臺上徐徐升起,朝著太空飛去。
宇航史上第一次:宇航員夫妻頂風作案
各位有所不知的是,太空梭上有一對夫婦,他們是馬克·李(Mark C. Lee)和簡·大衛斯(Jan Davis),NASA曾不成文規定宇航員夫妻不能同時上太空,此時的NASA儘管對此很是惱火,但卻只能望空興歎。
為何夫妻不能同時上天?很簡單,1986年的挑戰者號航太事故則讓大家意識到,夫妻一起執行任務,萬一要是遇到像挑戰者號這樣淩空爆炸的事故,100%沒有可能生還,果然2003年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在返回途中失事,7名宇航員全軍覆沒,連屍體都沒找全。
1986年挑戰者號太空梭淩空爆炸
馬克和簡都是NASA的宇航員,在一次訓練任務中認識後,這對年輕人擦出了愛情的火花,不過兩人都選擇了保密,認為這樣更具浪漫色彩,1991年1月,馬克和簡在沒有公開的情況下舉行了婚禮,連馬克最要好的同事都沒有告知。
一直到「奮進號」的STS-47航次任務前夕,這對夫妻才向NASA坦白,發射在即,更換人員已然來不及,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這對違反了規定的夫妻飛向太空。
他們或許是第一對,但也可能是最後一對一起執行任務的夫妻,在太空梭任務中,他們有很多機會在一起,太空梭也比飛船要大得多,機頭位置有飛行甲板,包括成員頂層、駕駛室,還有中層甲板,包括設備艙、休息區、廚房、醫療設備和衛生站等。
所以太空梭內部還是比較寬敞的,在這夫妻倆回到地球后總是有人不懷好意、又裝作漫不經心地問他們,究竟有沒有在太空發生過「親密事件」,不知道這倆人是約好了還是真的沒發生,每次得到的答案總是否定的,一直到他們1999年失婚也始終是這個答案。
宇航史上的懸案:Sex in space究竟有沒有發生過?
人類總是好奇的,喜歡去套問人家的一些隱私八卦,但「Sex in space」卻是一個正兒八經的問題,它關乎人類的未來,因為幾乎所有的科學家都相信,人類的未來一定會走向太空,在太空完成繁衍大業,那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在太空到底有多少障礙
相信很多朋友都在電視劇或者電影中看過電影主角和美女在太空中共度良宵,但事實上這些所謂的POSE都是無法實現的,印第安那州安德森大學的米利斯博士有一個非常「恰當」的比喻,要想在太空完成親密行為,就像在跳傘時的自由落體過程中完成試圖完成這個任務難度是一樣的。
所以很難不是嗎?顯然各位把問題想簡單了,因為人類要在太空中完成繁衍任務,還不止這些困難,可能有一些問題是你所無法想象的!
首先就是失重狀態下血液分配的問題,人體是一個適合一個G重力加速度的生物,這血液分配在地球上就是為了照顧頭部的,要不然都沉到腳上上去了不是?但到太空懵逼了,這血都往腦袋湧,這也還好,就是臉有點浮腫。
但這樣其實也沒事,可私密事業需要血液往下面走啊,所以到太空後,十個大老爺們可能有九個啥想法都沒有了,都給失重給整沒了。
另一個則是接下來的問題,太空輻射比較強,這成人那麼多細胞被高能粒子轟擊幾下也沒啥事,但要是私密成功,這受精卵剛剛分裂就被高能粒子擊中了,這可咋辦?當然前面八字還沒一撇呢,後面的事情顯然是想多了。
不過失重狀態下對人體影響可是多著呢,上文就對親密事業有影響的翻出來說說,別的就看圖吧,反正影響還是挺大的。
Sex in space究竟有沒有發生過?
早期人類的航太都在狹窄的飛船中度過的,甚至包括阿波羅登月,也僅僅是飛船而已,但在1970年代時蘇聯率先開始建設空間站,多次反覆運算之後到1976年第一個真正意義上大型空間站「和平號」出現了,允許多組宇航員連續停留數月,不僅空間很大,而且還有男女宇航員組合執行任務。
而美國用土星五號改裝的天空實驗室空間更是大到離譜,儘管模組化要比和平號要低一些,但架不住其巨大的內部可使用空間,此後則是美國發力太空梭建設,而蘇聯則一直維護空間站直到兩國致力于建設國際空間站。因此從1970年代開始,媒體以及公眾都在詢問這樣一個問題:
Was it happening? What would it be like? Would it even be safe?
它發生了嗎?它會是什麼樣子?它甚至會安全嗎?
讓大家比較鬱悶的是這個問題一直持續到了現在,因為無論是NASA還是俄航天局,對于這樣的問題一直都是一口回絕,直截了當的給出答案:「沒有」,不曾發生、沒有發生,未來也沒有計劃!
另外比較有趣的是2007年5月,英國《衛報》披露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法國著名科普作家皮埃爾·科勒(Pierre Kohler)在《最終任務和平號:人類歷險記》中描述的NASA在1996年時完成了任務,而完成了這次任務的航次是STS-75。
7個大男人的STS-75任務組
這皮埃爾·科勒一定是信口胡說。
變化或許正在發生
2021年9月12日,康考迪亞大學的心理學家、瑪麗亞·桑塔吉達與全球志同道合的科研人員一起向NASA提出了一個有趣的議題:
Houston, we have a problem! Love and sex need to happen in space if we hope to travel long distances and become an interplanetary species, but space organizations are not ready.
休斯頓,我們有麻煩了!如果我們希望長途旅行並成為星際物種,愛和性需要在太空中發生,但太空組織還沒有做好準備。
NASA在過去的數十年中,已經對動物在太空生殖做了深入的研究,包括果蠅、蠕蟲、蝸牛、水母、魚、青蛙、雞(鳥)蛋和齧齒動物,其他研究也還使用了公牛以及人類的精子等。
另有幾個太空機構和外部研究小組已經就太空對性健康和生殖健康的影響進行了自己的研究,不過有時候研究結果也自相矛盾,比如Alex Layendecker和Shawna Pandya在2018年發表的一篇評論就認為,這些資料不足,且經常矛盾,而且他們認為在動物模型中收集的資料可能不一定適合人類。
「No research has explored intimate relationships, nor the human experience of sexual functions and wellbeing, in space or space analogues, or how any of this can affect crew performance.」
「沒有研究過親密關係,也沒有研究過人類在太空的性功能和幸福體驗,也沒有研究過這些會如何影響機組人員的表現。」
不過NASA也似乎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紙上談兵是不行的,已經開始公開討論這些問題,這也是一個進步。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NASA未來執行的國際空間站科研計畫以及「阿爾忒彌斯」計畫,或者NASA公司的預算專案中,還看不到這樣的正式研究計畫,可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