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多大就不需要午睡了?該怎麼判斷是不想睡,還是不需要睡呢?

Wendy媽 2023/03/16 檢舉 我要評論

一般寶寶在出生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睡眠的時間都會很長,就算是白天,也會不止一次地進行小睡補充能量。

而等到寶寶慢慢長大后,他的精力會越來越旺盛,清醒的時間越來越長,白天小睡的次數也會隨之減少。

這種情形會慢慢過渡到一整天只需要中午睡一個午覺補充精力,甚至是整個白天都不需要睡覺。

那麼,我們怎樣才能判斷,孩子需不需要睡午覺?如果需要,睡多長時間比較好呢?

我們先來講一講,怎麼判斷孩子需不需要睡午覺?

月齡不同的寶寶,需要的睡眠時間也不同。

新生兒一天的睡眠時間為15-18小時,白天需要小睡的次數也沒有固定的規律,隨時隨地都可能陷入睡眠之中;

而1-6個月的寶寶,大約需要15-16小時的睡眠時間,白天小睡的次數一般為3-4次;

6-9個月的寶寶,大約需要14-15小時的睡眠時間,白天小睡的次數一般為2-3次;

9-18個月的寶寶,大約需要13-14小時的睡眠時間,白天小睡的次數一般為1-2次;

一般情況下,寶寶在一歲半以后至兩歲之間,白天小睡會出現一個質的飛躍,規律性的小睡次數會從「每天2次小睡」逐步減少為「每天一次午睡」,睡眠時間會比較固定在中午,也被稱為「并覺」。

然后,午睡這個習慣就會從2歲開始,一直保持到7歲左右。

就整體而言,3歲以下的寶寶都需要午睡,而3歲以后的孩子則是因人而異,家長們可以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來安排。

通常情況下,孩子需不需要午睡會與「夜間睡眠時間和質量」「白天活動放電情況」「幼兒作息時間安排」以及「孩子個體對睡眠需求的差異」相關。

根據相關研究表明,一般有50%左右的孩子,在4周歲以后,就不需要午睡了。而等到孩子5歲以后,大部分孩子都不需要午睡了。

那麼,家長們怎麼判斷孩子是不想睡還是不需要呢?

如果孩子白天十分抗拒午睡,家長們耐心哄睡半個小時以上仍然無法睡著,或者家長們嘗試放棄午睡后,孩子從下午到晚上入睡前,都精力十足,沒有半點疲倦或是煩躁的表現,就說明孩子可能是真的不用睡。

家長們可以安排孩子在中午的時候減少劇烈運動,改成安靜的活動,比如畫畫、看書等,或者適當把晚上入睡時間提前一些,保證孩子的睡眠時間充足。

而如果家長們在某一天嘗試放棄哄睡,讓孩子隨自己心意跳過了午睡,結果孩子一處于安靜的環境就開始犯困,比如吃飯的時候眼皮就開始耷拉下來,甚至在飯桌上都會睡著。這就說明孩子還是需要午睡,白天仍然要通過睡眠才能讓孩子保持充足的精力。

否則,休息時間不充足不僅容易讓孩子產生焦躁的情緒,甚至還會影響晚上的睡眠時間和質量。

家長們可以通過以下三種方式,來幫助孩子改善主觀上抗拒午睡的習慣:

①睡眠時間固定

每天在同一時間安排寶寶午睡,通過將午睡時間固定,幫助孩子建立起生物鐘,使其能夠更快入睡;

②睡眠環境舒適

給孩子創造一個舒適、安靜的睡眠環境,盡量減少光線以及噪音的干擾。

尤其是在睡前,避免給孩子看手機、pad等有電子屏幕的產品,以免因為藍光的刺激使寶寶因睡前興奮過度,而抗拒入睡。

③睡眠儀式建立

和晚間睡眠一樣,午睡也可以給孩子建立睡眠儀式,幫助他們盡快從玩耍的狀態過渡到準備睡眠的狀態。

可以通過換紙尿褲、換睡衣、講繪本、放兒歌等不同形式,選擇孩子最喜歡的一種或者幾種,來建立固定的睡眠儀式,幫助寶寶減少入睡拖延的情況。

接下來,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孩子午睡需要多長時間比較合適?

一般一歲半左右的寶寶,午睡的時間為2小時左右;而兩歲以后的寶寶,對午睡的需求會降低,午睡時間也會減少為1-2小時左右。

家長們只需要把握孩子午睡既能保證下午的精神狀態,又不影響晚上睡眠的時間和質量這一大的原則即可。

有時候家長會覺得孩子午睡時間過長,但如果沒有出現以下情形,不需要叫醒孩子,等他自然醒即可:

①孩子午睡時間超過了3小時;

②晚上出現了入睡困難,比正常入睡時間晚了30分鐘以上入睡;

③早上出現早醒,比平常的起床時間提前了30分鐘以上,或者在6點之前就起床,而且夜間的總體睡眠時間不足10小時。

所以,如果你家寶寶中午不愿意睡覺,就不要再強迫他睡了哦!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