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孩子小學成績的14大要素,家長趕快收藏起來

Wendy媽 2022/08/26 檢舉 我要評論

作為2-6歲孩子的家長,想讓孩子小學學得輕松還成績好,關鍵不是提前讓孩子學習小學知識,而是從幾個方面提前發力,精準提升一個能力。

真正影響孩子學習成績高低的因素是什麼?與智商有一定關系,但智商絕非決定性因素。

決定小學生成績好壞的14個關鍵因素,很多孩子連一半都做不到。

1.每天晨讀,這是提高語文成績的捷徑。

2.每天閱讀,這是決定孩子到國中后能否當學霸的關鍵。

3.每天練口算,做到精準計算是學好數學的核心。

4.每天練字,一手爛字能毀掉一張試卷。

5.每天預習,這是跟別人拉開差距的關鍵一步。

6.每天復習,學而不鞏固,不到一個星期就會忘光。

7.上課積極回答問題,這樣能讓自己的注意力更集中,大大提高聽課效率。

8.認真審題和做題的習慣,很多孩子連題目都沒審完就著急著做題,結果錯誤百出。

9.認真檢查作業,寫完作業又不檢查,相當于沒寫作業。

10.整理筆記,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會整理筆記的孩子成績差不了。

11.復盤錯題,大多數分數都藏在錯題里,搞定錯題,成績自然就能提升上去。

12.做事不拖拉,成績不好的孩子大多喜歡拖拉磨蹭,明明半個小時能搞定的作業,硬是拖了兩三個小時。

13.有做計劃的習慣,提前一晚把第二天的學習計劃一條一條列出來,第二天照著計劃表去執行,這樣能節省很多時間。

14.每天堅持運動,愛運動的孩子不會差,不管是性格還是成績,都能有好的表現。

有好習慣才有好成績,很多孩子的成績之所以不好,不是智商問題,而是習慣不好,而上面這14條習慣,就是決定孩子成績好壞的關鍵,但可惜的是,很多孩子連一半都做不到,你家娃能做到幾條?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