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3種「節約」,可能會影响孩子的格局,長大后差距很大

Wendy媽 2023/04/15 檢舉 我要評論

勤儉節約是中國的傳統美德,于是很多家長不但對自己節約,對培養孩子的方面更是節約。但是對孩子過分的勤儉節約對孩子的成長是一種不好的現象。

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不少家庭都有兩個孩子,對于普通家庭來說,養一個娃的成本就已經很高了,更別提要養兩個了。

所以只能從平日里學會精打細算,減少孩子不必要的支出,以此來緩解壓力,但是在孩子方面到底該如何省錢,而那些錢又是不能不花的呢?

勸告大家養娃可以適當在某些方面減少支出, 但在這三方面千萬不能省。

1. 學業上的「節儉」

在社會大環境下,現在很多家長都會讓孩子去參加各種各樣的課外輔導班、興趣班之類的,希望自己的孩子不會在起跑線就落后,希望孩子在長大后可以有一些特長,不至于什麼都不會,落在人后!

但是也是會有一些家庭會為了減少家庭的開銷,剝奪孩子的興趣,不讓孩子去學習孩子喜歡的東西,我覺得這樣對孩子身心的發展很不好,會嚴重打擊孩子的積極性,會把孩子的天賦扼殺在搖籃里,讓孩子失去展現的機會,會讓孩子嚴重缺乏自信!

2. 物質上過度節儉

家長們不要覺得孩子年紀小,就可以在孩子衣著打扮方面不上心。

在孩子的世界,也會有屬于自己的交際圈,也會存在相互比較的事情。當其他的小朋友都有好看的衣服而只有自己穿著破破爛爛,會覺得自己不如其他的小朋友,甚至產生自卑的心理,就會學著遠離小朋友把自己封閉在自己世界里,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如果孩子一直處于十分節儉的環境里,在合理范圍內的物品都不能擁有,時間久了,孩子會變得自卑,經常受其他小朋友的嘲笑,進而孩子的性格就會手指影響發生變化,變得不愛說話。

家長應該在能力范圍之內,合理地滿足孩子在學習用具以及衣著打扮上的需求,可以不用很貴,最起碼要讓孩子干干凈凈的,給人感覺舒服。這可以給孩子一種底氣和信心,是給孩子的支持。

3. 占便宜

家長會帶孩子去逛超市,在大型超市中,經常會有試吃的活動,家長就會讓孩子去品嘗,但是從來都不買,甚至會讓帶孩子吃夠了再回家。會在潛移默化的教孩子占便宜,會讓孩子形成不好的習慣。

對于家長來說,平時精打細算是一種美德,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也要讓孩子學會節儉,但是要注意節儉有方,家長也要考慮一下孩子的心理發育。

不要因為過于節儉而毀掉孩子的格局,長大后,孩子和孩子之間的差距立現,后悔也晚了!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