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都有成為天才的天賦,而決定他能否成為真正的天才,取決於他所受的教育方式。
心理學家認為, 對孩子進行細節上的誇獎,比獎勵機制的刺激,更容易讓孩子進步。
但其實誇孩子,對時間段也是很講究的, 入睡前的10分鐘,是跟孩子溝通的黃金時期。
01
為什麼要在入睡前做這件事呢?
一家人其實一天中相處的時間並不是很多,白天我們要上班,孩子要上學,只有到了晚上,各自結束了自己的一天,一切都整理完畢之後,準備休息的這段時間,是大家最放鬆的時間段。
睡覺前跟孩子交流一下,聊聊天,一方面可以促進感情,一方面也是大家沒有戒備,最輕鬆真誠的時候。
這個時候鼓勵孩子,可以讓孩子接收更多的資訊,誇獎孩子也會更加有效。還可以讓孩子美滋滋的去睡個好覺。
02
怎麼利用這10分鐘誇獎孩子?
在誇獎孩子的時候,不要盲目籠統的去誇獎,比如說:「我覺得你今天真棒」,但是他哪裡做得好,你沒有明確指出來。這樣孩子也會很疑惑,不知道自己什麼事情做的對了。
在睡覺前,要對孩子當天表現比較好的地方特別鄭重地說出來——也就是 「點名表揚」。
有一天阿布準備下樓去玩的時候,看到客廳的垃圾,順手就給帶下去了,這一幕剛好被媽媽看在眼裡。
晚上睡覺的時候,阿布纏著媽媽給她講故事,媽媽突然想起來這件事情,就跟阿布說:「媽媽今天要表揚你」。
她睜大了眼睛,興奮的問:「表揚我什麼?」
「你今天是不是下去玩的時候,把垃圾也一起帶下去扔掉了呀?」
阿布小腦袋點的跟搗蒜一樣。
「媽媽覺得你主動幫媽媽做家務真的很棒,這樣幫媽媽減輕負擔了對不對呀。」
「是的,這樣媽媽就不辛苦了。」她乖巧的點點頭。
又補充說:「媽媽,我以後還可以主動幫你做家務的」
後來,每次有力所能及的小事,阿布都主動幫媽媽去做,倒垃圾,收拾碗筷,收衣服等等。
後來媽媽也經常在一些小事上,對她進行表揚,慢慢她也變得很主動,以前拖遝的毛病也都改過來了,學校老師也誇她進步得很快。
把孩子每天的一點一滴記錄下來,就像在寫一本日記,經常對「日記」中的做得對的事情進行誇獎,你會發現,孩子也會往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做出一些小的進步是在日常生活的細節中,但是如果家長發現了這些細小的進步,孩子會覺得自己得到了很大的尊重和重視,小孩子是個激進生物,一旦得到鼓勵,就會想要得到更多的肯定,這樣也是促進孩子發展的一個方面。
晚上睡覺前是孩子形成安全感的黃金時間,你花10分鐘的時間,用這種不費時間成本的教育方式,就可以收穫一個積極陽光的孩子,我相信,你找不到其他事情比這件事更有價值。
03
除了「誇」孩子,抓住睡前十分鐘,還可以做好兩件事:
1.指出錯誤。
在表揚完孩子或者表揚前,也可以指出孩子今天哪裡做得不好,讓孩子明白自己哪裡需要改正。但是一定要心平氣和、溫柔地指出,不要罵孩子。這樣做,孩子會記得牢,改正的也快。
2.和孩子互相分享經歷。
和孩子交流,家長可以問問孩子今天都做了什麼,和哪個小朋友玩什麼了呀,今天哪裡不開心和爸爸媽媽說說……現在很多家長都抱怨說不懂自家孩子,但是家長們真的去用心瞭解了自己的孩子嗎?有沒有拿出時間,問問孩子最近喜歡什麼,課餘時間都幹嘛了?
告訴孩子自己一天的經歷。家長們想要瞭解孩子,孩子也想要瞭解家長啊。有的家長說孩子不懂事,不知道家長們的辛苦,那家長們是如何讓孩子知道自己的辛苦呢?每天和孩子說自己辛苦,但是孩子其實根本不懂「辛苦」是什麼意思。家長們應該告訴孩子,今天經歷了什麼,比如「改了好幾遍檔又不合格」「新來的工人什麼都不會要爸爸幫他」等等,孩子從這些故事體會父母的辛苦,也會心疼父母。
每天睡前的這十幾分鐘裡,是孩子一天中最最放鬆、最最乖巧、最最美好的一刻。躺在床上的孩子,仰著臉看著燈光下的媽媽,聽著媽媽溫柔的聲音,在最美好的一刻甜蜜入睡,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呀!
這不是普通的10分鐘,在這個時間裡人的精神最為鬆懈,也最容易接納,所以即便白天你和孩子的爭吵和不愉快,在睡前這10分鐘裡都可以很好地彌補。
孩子一天天長大,總有一天他會極度希望擁有自己真正獨立的空間,不被任何人打擾,即便那個人是他的媽媽。所以,當你還被孩子需要的時候,請好好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