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從3歲開始,家長做好這4件事,勝過給孩子報10個興趣班

Wendy媽 2023/04/10 檢舉 我要評論

俗話說:「三歲看老,七歲看小」, 這句話概括了幼兒心理發展的一般規律,總的來說, 從孩子3歲時的心理特點、個性傾向就能看到孩子長大后的心理與個性形象的雛形;孩子 7歲左右時的行為習慣,就能預測出整個童年時期的行為習慣。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姆曾對近千名的兒童做過研究,研究表明:如果把17歲的智力水平看作100%,那麼 孩子在3歲已經獲得了50%的智力其余的30%是在4~7歲間獲得的剩余的20%則在7~17歲間獲得。

因此,孩子3~7歲這一段時期,對家長來說,是必須要密切關注和把握的。

3-7歲這個階段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年齡段,無理論是大腦發育和心理發育都進入一個高速時期。這個時間對大腦進行科學合理地開發,更有助于培養出聰明的寶寶,而且效果會事半功倍。

孩子從3歲開始,家長做好這4件事,勝過給孩子報10個興趣班

1、讓孩子鍛煉身體

3-7歲是成長發展的重要時期,這個時候非常容易養成受益終身的習慣。所以,我們家長應該想方設法 讓孩子堅持定期鍛煉,不僅能夠讓孩子健康成長,還能讓孩子的平衡力、協調力和運動能力更強,孩子的大腦也更靈活。

2、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孩子的成長需要愛的滋養,很多家長誤以為愛孩子,就是讓孩子永遠去享受快樂,孩子評估自己、權衡利弊、管理情緒、決策等的能力尚未成熟,父母需要在認知上給予孩子支持, 讓孩子意識到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

如果一個孩子只能接受快樂,無法承受痛苦,其結果是很嚴重的。失敗和錯誤并不可怕,關鍵是如何看待、以及如何從中獲得進步和成長。 作為父母我們與其教孩子如何成功,倒不如先教會孩子怎樣去面對失敗。

3、做好孩子的情商啟蒙

據研究表明: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智商只起20%左右的影響作用,剩下的80%都是由情商來決定的。

而高情商首先是建立在信心的基礎之上,面對強大的對手不卑不亢,面對困難不會退縮,這樣的人才有魅力。

作為父母, 要從小事做起,讓孩子樹立自信,在孩子做成某件事、攻克某道難題或者完成某項挑戰時,都要給予孩子充分的肯定。 另外家長還要教會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