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都在問,孩子應該怎樣教育?如何做讓孩子更自信?其實想要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家長自身的素質修養很重要。因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言行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
優秀的孩子背后,一般都有一個會說話的父母。父母經常說下面三句話,孩子長大后想不優秀都難。
「慢慢來,我們等你」
孩子小的時候,很多事情都是一一開始學起,比如吃飯、穿衣服、洗襪子等等。很多媽媽在培養孩子的時候沒有耐心,孩子總是做不好,家長就會發脾氣:「你怎麼這麼笨」、「你怎麼什麼都做不好」。
仔細想想,哪個孩子生來就能跟上成年人的節奏?他們就像是一個慢吞吞的蝸牛,需要一點點成長、一點點學習、一點點進步。這個時候孩子是催不快的,過度的催促、責罵只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是不是真的笨?久而久之,很容易影響孩子的自信心。
家長要做的是保持一顆耐心和包容心,經常跟孩子說「不著急慢慢來,媽媽等著你」,給孩子充足的時間讓他「磨蹭」,或許這是陪伴孩子成長最好的方式。
「爸爸媽媽為你感到驕傲」
在我國很多家長都喜歡當著自己孩子的面表揚其他小孩子,可是對自己的孩子卻是「批評式教育」。孩子不管做了什麼事情,家長都吝嗇說出表揚的話語。
其實每個孩子都需要別人的肯定,尤其是父母對自己的認可更為重要。如果家長能多跟孩子說「我為你感到驕傲」,那麼孩子會更有生活、學習的動力,自信心也會倍增。
「我相信你能做到,爸爸媽媽永遠支持你」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很多時候孩子可能沒有信心去一一克服,可當爸爸媽媽給予孩子足夠的鼓勵和支持時,孩子就會更加努力地去「迎難而上」。
「我相信你能做到,爸爸媽媽永遠支持你」,這句話就像是一劑強心針,孩子能夠擁有十足的安全感,爸爸媽媽就是他能夠依靠的「港灣」,不管孩子做到怎樣,爸爸媽媽都會愛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