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女性的生育黃金期在23歲到29歲,在這個時間生育孩子會更容易,孩子也會更健康,所以有不少的女性會決定在這個周期生孩子。
但生完孩子之后,女性正好也是事業的高峰期,大部分女性還是決定在職場上拼搏。
職場如戰場,不僅僅是上下班這麼簡單,很多時候還得 加班加點,所以帶孩子就 有心無力了。
很多媽媽生完孩子之后都是把孩子給老人帶,或者請保姆來帶,媽媽們覺得 孩子現在還小,反正也不太懂事,誰帶都一樣,等孩子大一點再慢慢教就行了!
卻不知道 孩子的成長就像一輛單程的列車,一旦開出就沒有回頭路,家長們錯過了就錯過了。
孩子三歲之前確實看起來懵懂無知,但正因為是孩子懵懂無知,這時候誰帶孩子才更重要!
02
心理學家丹尼爾·西格爾說,我們終生都在編碼內隱記憶,在生命的前幾年,我們只有編碼內隱記憶。
大部分的人都不太記得自己三歲之前發生的事情,但其實這些事情會在我們的潛意識里面!
小編是一個心理咨詢師,之前也參加過很多心理學的論壇,聽到一些心理學的大咖就異口同聲地認可一個理論 ,大部分成人的心理問題都可以在他三歲之前找到根源!
也就是三歲之前發生的事情,雖然不記得,但是會影響孩子以后的一生,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會造成極大的影響。
所以孩子三歲之前不懂事,并不是誰帶都可以,建議 最好是媽媽帶!
為什麼建議孩子三歲前媽媽帶?這些原因很現實
原因一:三歲前是孩子安全感形成的關鍵期
孩子在胎兒期在媽媽的子宮里面扎根長大的,出生之后第一眼看到的極有可能就是媽媽,喝著媽媽的乳汁長大,孩子天生對于媽媽都有很深的依戀。
三歲之前是孩子 安全感形成的關鍵期,如果孩子能夠一直由媽媽撫養,更有利于孩子安全感的形成。
孩子擁有安全感就更自信,成年以后心理問題的發生率也會更低。
原因二:三歲之前孩子形成依戀關系
孩子在三歲之前更加需要至誠至真的愛和關懷,孩子在三歲之前是 親子依戀關系形成的關鍵期。
這時候如果媽媽在帶孩子的時候給孩子更多的愛和關懷,就能讓孩子感受到愛和溫暖孩子,內心的幸福感會更強,以后面對挫折的時候,孩子也能夠淡定的面對。
如果孩子在三歲之前經常更換撫養人,會導致孩子內心很崩潰,很難形成良好的依戀關系,沒有良好的依戀關系,會讓孩子的內心不夠放松,成年后更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原因三:三歲前孩子要學習規則
孩子在三歲之前也要學習各種規則,比如說孩子的無理要求,父母要學會拒絕。
教育孩子的時候要溫柔而堅定,而不是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這時候媽媽帶才更有威懾力,更容易讓孩子學會規則。
三歲之前孩子的撫養人怎麼排序?所有的家長都要清楚
第一排序:媽媽
媽媽在撫養孩子的時候還可以給孩子進行母乳喂養,能夠讓孩子獲得更多的安全感,而且媽媽還能夠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
第二排序:爸爸
爸爸雖然沒有母乳給孩子喝,但是爸爸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能夠 讓孩子更勇敢,讓孩子的語言發育更成熟,對于孩子智力的刺激會更好。
第三排序:老人
老人雖然沒有太多的文化教育孩子,也比較溺愛,但是老人最難得的是對孩子有一顆赤誠的心,老人對孩子的愛是很真的很純的。
第四排序:保姆
保姆雖然專業帶孩子有一手,但是萬一碰到一個不講職業道德的保姆,那對于孩子內心的傷害是非常大的。
而且請保姆帶孩子,還有可能會因為經常更換, 人員流動的問題會影響孩子的安全感,影響孩子的生活習慣。
所以孩子三歲之前誰帶,建議在生孩子之前就要考慮清楚,才能給孩子更安穩的生活,給孩子更好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