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底給大寶轉學到新的學校,老師的要求更嚴格了,孩子每天作業也多了起來,輔導作業的老母親,忍不住發脾氣了……
「你字寫得這麼歪歪扭扭,麗字上面是稍微有點彎的,不是一橫,你看看,自己看看,結構一點都不美觀,每天上學,是就去玩了嗎?」
上面那段話,是我在孩子剛轉學過來的一個月,幾乎每天晚上都會說的話,說真的,我失望透了!
以前他在的學校,門門功課都是A+,平時拿的獎狀,厚厚一沓子,到了這所學校,我發現他跟不上了……
是的,我坦白,有時候我會忍不住對孩子發脾氣,但更多時候,我是保持理智的。所以,我一直以為自己是個還不錯的媽媽,卻忽視了,其實,孩子需要的是個情緒穩定的媽媽。
父母的「嘴」里,藏著孩子的未來
很多父母像我一樣,總在 挑剔寶貝學習成績差,這不好那不好,其實大人的 眼光有點 局限了。經常聽到有人說:孩子就是一張白紙,家長畫成什麼樣子,他們就成長為什麼樣子。背后所指,就是孩子的學習能力。
兒童對世界的一切充滿好奇,為了解答心中的疑問,他們會不停地學習。孩子如海綿般的學習能力,是大人所缺乏的。雖然成年了,也應該多學習,尤其是如何育兒,是每個家長都應該學習的一門課程。
而父母用尖酸的語句,跟孩子說著不著邊際,帶負面情緒的話,就已經是很糟糕的事情了。但以前,我覺得,誰沒有個脾氣呢?偶爾發作一次,沒什麼吧?直到有天,跟兒子的一番對話,讓我頓悟了。
那天我還是跟孩子說了一堆,這個字寫的不好,那道題做的不對。孩子緩緩抬起頭問我:「媽媽,我真的很糟糕嗎?不是學習的料嗎?」
我剛要發脾氣,看到孩子眼里蓄滿了淚水,馬上要淌出來了,才知道,自己所謂的「我很少發脾氣」,到底有多離譜?
記得有位班主任朋友跟我說,他可以原諒孩子的一些不好的行為,但也會告訴孩子,當一顆心被扎了釘子,即使后來拔出來釘子,也是有痕跡的。那個小小的孔,很難愈合。
而我又何嘗不是,在孩子的心上,扎了一顆又一顆的釘子,自以為拔出來就沒事兒了,卻忽視了,其實已經千瘡百孔了呢?
四句話請不要對孩子說
在孩子的內心世界里,父母的每一句話,都是非常重要的。你認可孩子,孩子就信以為真,越來越自信,你打擊孩子,他也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所以,下面的四句話,請不要掛嘴邊,盡量不要對孩子說。
1、「都是為了你好!」
每次孩子不聽話,跟父母想法不一致,有些父母就會把這句話直接用上,意圖是讓孩子知道,自己錯的有多離譜,有多差!
2、「為什麼偏偏是你?」
孩子被欺負了,被打了,被老師批評了,家長經常會說這樣的話。在孩子的內心世界里,就認為自己確實很差,很糟糕,偏偏是自己。有的越來越自卑,有的越來越叛逆。
3、「你的任務就是學習」
當孩子成績不好時,父母苦口婆心一陣子,最后說出這句話,無外乎告訴孩子,這麼基礎的事情,你都做不好,你還能干什麼?安心做學習的機器,其他的跟你沒關系。
4、「你看看xxx!」
別人家的孩子,恐怕是每個孩子童年的噩夢,孩子學習不好了,不聽話了,做錯事情了,家長就會習慣性拿出這句話當擋箭牌。
別人都行,為什麼你卻這麼糟糕?時間長了,孩子很容易產生自卑、嫉妒的心理。不利于身心健康發展。
所以,做個靠譜的父母,從好好說話開始。我和兒子的關系,也一度很糟糕。那段時間,我也在思考,到底怎麼做一個合格的父母?怎麼說,孩子才能聽?怎麼才能說到孩子心里去?
父母與孩子之間,并沒有絕對的只是大人來教育孩子,而是雙方共同成長,互相學習。兒童汲取父母身上的建議與經驗,而父母也會從孩子身上學習到如何做更好的父母,成為更好的大人!眼界放寬一點,多看看寶貝們的長處,學會好好說話,你定會發現,孩子其實很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