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這9條親子溝通技巧,讓您的孩子更喜歡和您說話

Wendy媽 2022/10/06 檢舉 我要評論

很多時候,親子間的爭吵都是來源于溝通障礙。作為家長,你肯定也有這樣的體會:有時候你想和孩子溝通,卻發現不知道和孩子說什麼,有時候你有一肚子話想和孩子說,卻發現孩子對你根本愛理不理。其實,這一切都是因為你和孩子溝通的時候,沒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當我們學會利用小技巧和孩子溝通之后,會發現讓孩子「聽話」,真的沒有那麼難。

1、把自己也變成孩子要想和孩子順利溝通,首先我們就要把自己變成孩子,和孩子站在同一水平線,這樣溝通起來才不會存在代溝。如何把自己變成孩子?父母是否擁有一顆童心,是非常重要的。童心未泯,才能拋開「大人」、「父母」等身份。當你接納了孩子,孩子才有可能接納你。

2、和孩子密切相處要了解孩子,要多跟孩子接觸,從他們的語言及行為中了解他們的想法,喜好、內在需要。所以,有時間就少看點手機,多和孩子相處相處吧!時間長了,你會發現,自己和孩子也可以像朋友一樣相處哦~!

3、注意孩子的反應與態度現代父母由于工作忙碌,在和孩子說話時,常常會急著表示自己的意見和指示,期望孩子乖乖照自己的話做,最好不要有意見。所以,往往沒有很仔細地把孩子的話聽完,孩子感覺與父母溝通不舒服,代溝必然越來越深。

4、體會孩子的感受當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與好朋友或心愛的寵物分離時,他細膩的小心靈會難過半天。父母卻只是一味地告訴他「沒關系,堅強一點」,「這沒什麼好難的」,會讓孩子覺得父母一點都不能體會他的感受,若父母說:「你很難過吧?我要是你也會有這種感受的。」相信會有截然不同的效果。

5、了解孩子的發展程度如果父母盡說些孩子無法理解的話,或提出一些孩子達不到的要求,相信不但孩子覺得辛苦、壓力大,親子間對話也勢必難以搭得上線。所以,作為家長,我們要及時了解孩子的發展程度,這樣才能夠用孩子能夠理解并接受的方式和孩子溝通。親子關系也會變得更加親密哦~!

6、回答孩子的問話孩子提出問題時,應先了解其真正含意,并針對孩子的需要做回答。例如孩子問:「媽媽,你要不要去買菜?」這個問題的真正意義其實是:「媽媽,我想跟你一起去買菜。」假如你知道孩子的真正目的,就可以說:「是啊!你要不要一起去?」孩子聽了必定會很高興。此外,對于孩子所提的知識性問題,父母也要慎重回答,或帶著孩子一起尋找答案,這樣,孩子以后不論碰到什麼問題,都會主動向父母詢問。

7、避免用負面意義的說話語氣不能用帶有指揮、命令、警告、威脅、責備、謾罵、拒絕等負面意義的語氣和孩子說話。負面標簽會讓你的孩子一步一步變成你口中的負面樣子。所以,不要輕易貶低自己的孩子,相反,當孩子做的很好的時候,我們要多多表揚孩子。

8、經常變換新鮮的話題這樣能引起孩子的興趣,例如:「你猜猜看今天我發生了什麼事?」「你知不知道為什麼小孩子最喜歡恐龍?」「如果有一天,太空人真的不到地球.....」等問題,相信會比「今天過得好不好?」「快樂不快樂」更吸引孩子。

9、充實孩子的生活經驗親子對談的題材,往往來自生活之中,因此培養孩子一顆敏銳、好奇的心是很重要的。父母可以帶領孩子觀察身邊的各種事物,如一花一草一木,路上車子的顏色、造型、品牌,街上行人的穿著打扮、說話內容、百貨櫥窗、林林總總,都可以為談話的素材,孩子的觀察力會自然而然地提高。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