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歲之前孩子「壞毛病」太多,父母該不該插手?小心越管越嚴重

Wendy媽 2022/12/28 檢舉 我要評論

我們每個人都有優點也有缺點,孩子也不例外,如果說孩子的「壞毛病」有哪些,相信寶媽們可以說個不停。

「我家孩子特別愛哭,換個尿不濕能哭得撕心裂肺」

「我家孩子愛扔東西,剛收拾好就扔得滿地都是」

「我家孩子愛撕書,還沒看呢都撕壞了」

「我家孩子愛摸[私.處],怎麼阻攔都不行」

「我家孩子愛吃手「

……

相信以上這些媽媽們都能產生共鳴,孩子們這些「壞毛病」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如果發生在你身上你會管嗎?兩歲之前呢?今天我們一起來說說:

01孩子愛哭要不要管?

當媽媽之后,最害怕的就是孩子哭鬧,可有些孩子就是動不動就哭,一點不合心意就開始哭,哭得撕心裂肺讓人又恨又心疼。

其實這是孩子表達情緒的一種方式,對于小寶寶來說,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有限,所以只能用哭來表達自己的「訴求」,可是并不是每個家長都能聽明白寶寶哭的含義,只會急得團團轉。

家長不要發號施令讓他們「不許哭」,而是快速排查寶寶哭鬧的原因,比如困了、餓了、冷了、病了、受委屈了等等,幫他們解決問題才是最重要的。

02孩子愛扔東西要不要管?

剛收拾好的玩具,又被孩子扔得滿地都是,相信大多數家長都不能容忍。殊不知,孩子喜歡扔東西,是開發智力的過程,他們可以通過扔東西來探索事物,同時鍛煉身體的手眼協調能力、抓握能力等等,家長們把貴重的東西收起來,不怕摔的玩具就給孩子扔吧。

03孩子愛撕書要不要管?

孩子撕書撕紙并非一無是處,因為撕書撕紙的過程能夠很好地鍛煉孩子的精細動作以及專注力,爸爸媽媽們可以選擇廢紙給寶寶撕,而不是阻止。

04孩子愛吃手要不要管?

孩子吃手是正常的表現,有研究發現,寶寶在出生以前就開始吃手了。小的嬰兒會依賴口腔獲取感覺刺激,同時吃手也會鍛煉寶寶的感覺運動系統,實現自我安撫,寶媽們不要過于干涉。

孩子兩歲以后如果還有吃手的習慣,家長可以引導孩子,比如用玩具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各位父母,除了上述幾個「壞毛病」以外,你家寶貝曾經還有過別的壞習慣嗎?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