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成長離不開爸爸,這3個階段都不能缺席,這3個細節很重要

Wendy媽 2023/01/06 檢舉 我要評論

無論是在我們身邊,還是在朋友圈,我們總能發現,養育孩子的主力軍似乎總是「老母親」們,爸爸們的身影并不多見。

這使得不少孩子對媽媽的印象是清晰的,而對爸爸的印象卻是模糊的。

殊不知,爸爸對孩子尤其是對男孩子的影響,幾乎是一生。

可以說,爸爸才是男孩成長的起點。

無論爸爸有多忙,在男孩成長的過程中,以下這三個階段都不能缺席。

01 階段一:學齡之前的男孩,最需要爸爸給予的安全感

我們經常看到,和女孩相比,男孩從小被父母擁抱的次數似乎屈指可數,尤其是爸爸們似乎更愿意把情感放在女兒的身上,所以「女兒奴」之類的別號已成為網絡熱詞。

其實,對學齡之前的孩子來說,不管是男孩女孩,他們都需要安全感,都需要來自爸爸媽媽的關愛,但相對來說,男孩對爸爸有更大的情感需求。

因此,在這個階段,爸爸要早點和孩子建立親密關系,經常互動交流和肢體擁抱,滿足孩子的安全感需求。

02 階段二:6-12歲,爸爸要做男孩的玩伴

有研究表明:從小得不到父愛的男孩,更容易產生暴力傾向,學習狀態也更差。

而且到了青春期的男孩,如果缺乏爸爸的陪伴,更容易受到不良少年的影響。

如果男孩從小就經常和父親接觸,結果就大不一樣了,男孩們才會知道怎樣成長為一個真正的男子漢,培養出男子漢的氣概。

因此,爸爸們要多陪男孩出去玩,多陪男孩開展各種運動,在玩鬧和運動的過程中,男孩不僅實現強身健體的目的,還會激發出內心深處的競爭技能。

03 階段三:12-18歲,爸爸要成為男孩人生的引領者

經常有人感慨,12~18這個年齡段,往往是最危險的年齡階段。這句話并不是夸張。

就像在前幾天,發生在河南鹿邑縣發生的多人打砸警車的不法事件中,有8人被警方立案偵查,其中有6人被警方抓獲。他們的年齡都不大,但因為三觀有很大的問題,做了不可理喻的違法事情而導致前途盡毀。追本溯源,其實就是他們從小的家庭教育出了大問題。

12~18歲是男孩三觀形成的關鍵期,而爸爸就是男孩的榜樣,也是男孩的人生引領者。爸爸在這時候就要及時站出來,給男孩積極施加正確的引導。比如,經常和男孩深入溝通交流,引導孩子多讀一讀名人傳記,感受榜樣的力量等等,以幫助男孩塑造正確的三觀。

爸爸如果及時出手相助,就能有效防止男孩受到壞榜樣的影響,染上壞毛病,形成錯誤的三觀。

04 養育男孩,父母一定要注意這三個細節

● 細節一:家庭教育要保持一致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之間經常會出現教育不一致的問題,比如一方對男孩很寵溺,另一方則對男孩的管教很嚴格。

父母這種管教不一致的做法,很容易給男孩傳遞錯誤的信號,久而久之,就會產生嚴重的教育問題。

因此,家有男孩,父母雙方切記不要一方嚴厲,一方寵溺。否則會讓男孩無所適從,造成性格扭曲、是非觀顛倒等心理問題。

家庭教育只有保持一致,才能形成教育合力,讓孩子獲得更好的成長。

● 細節二:陪伴孩子成長的重要性遠勝于單純的物質滿足

單純的物質滿足只能解決男孩吃喝拉撒的[生·理·需·求],并不能涵蓋和取代孩子成長的精神需求。

就像我認識的一位學生家長,在孩子還很小的時候就外出打拼。幾年過去了,錢賺了不少,但男孩因為從小缺乏爸爸的陪伴,受到不良伙伴的影響,染上了一身的壞毛病,小小年紀就不想上學,抽煙喝酒、小偷小摸哪一樣都不落下。

醒悟過來的爸爸這時候想要好好管教孩子,卻發現根本就管不住,看著孩子一副頹廢和玩世不恭的模樣,爸爸此時已是后悔莫及。

孩子如果從小沒有得到足夠的、來自父母的精神需求,就很容易產生「饑餓感」,從而出現各種性格上的障礙,長大后的他們就會變得越來越叛逆,成為難以管教的問題孩子。

可見,孩子要想健康成長,不僅要滿足物質方面的需求,更要滿足精神方面的需求。因此,父母要把關注點放在孩子的精神需求上。

● 細節三:想要男孩成為怎麼樣的人,父母尤其是爸爸就要先成為怎麼樣的人

人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在這句話中的潛台詞是:孩子成長很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而父母本身就是構成環境的重要一分子。一般而言,父母表現出怎麼樣的狀態,孩子也就學成怎麼樣的狀態。

身教重于言教。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其實就是給他們做出良好的示范,讓他們在耳聞目染中受到良好的熏陶,最終成長為父母所期待的樣子。

結語

想要培養男孩子的陽剛之氣和紳士風度,爸爸自然是責無旁貸,尤其是不能錯失男孩成長的三個關鍵階段,否則一定會留下教育遺憾。

當然,更為理想的做法,就是爸爸媽媽一起密切配合,在發揮各自優勢的同時,形成教育合力,這樣才能真正培養出一個優秀的男孩!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