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沒事多帶孩子去3個地方,比在家看書更有意義

Wendy媽 2023/07/13 檢舉 我要評論

有位名人曾說:「上一百堂美學的課,不如讓孩子自己在大自然裡行走一天;教一百個鐘點的建築設計,不如讓學生去觸摸幾個古老的城市;講一百次文學寫作的技巧,不如讓他在市場裡頭弄髒自己的褲腳。」

生活即教育,實踐出真知。

為人父母,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就要為他預備什麼樣的環境。

要想讓孩子長大後有出息,家長要帶孩子去以下這些地方走一走。

現在的孩子或多或少的都面臨著學習的壓力,像上幼稚園的孩子也要報一些課外的興趣班。

這樣快速發展的教育,一些父母想不跟上都不行,很擔心自家的孩子被同齡人給落下,上學的時候成績不被老師和同學們看好。

雯雯家的孩子今年12歲了,前幾天剛參加完他的生日PARTY,生日會上孩子能文能武,什麼都會一點兒,英語說得也特別好,雯雯的家庭教育真的是讓人很羡慕。

孩子說:「我國中的英語都快學完啦」,真的是把我們這幾個老阿姨給驚到了,孩子還要兩年才小學畢業,英語都這水準了?但是又問孩子是否願意學,孩子卻堅定的搖了搖頭。

在日常生活中不乏有一些能力超群和教育環境超贊的孩子,但是對于一個普通家庭的孩子來說,這個水準已經是很讓人佩服的了。

但是像這種不願意學,卻被強制學的效果到底大不大呢?

中國填鴨式教育,一直被反對,但這樣鍛煉出來的中國孩子,應試能力還是很強的,單看這一點還是有一點好處。

像李玫瑾教授就曾說過:沒事多帶孩子去3個地方,比在家看書更有意義,教育其實並不是枯燥無味的。

多帶孩子去這三個地方,絕對受益匪淺

1.圖書館

圖書館大家可能都非常的熟悉,各位寶爸寶媽們在上大學的時候,必去的地方。

說起圖書館,那可真的是一個可以陶冶情操的地方,無聲的環境,和大家小心翼翼的一舉一動,都會讓人的心靈受到洗滌。

圖書館裡面的書香氣息也會深深地影響到孩子,學習的習慣就要從小開始培養,養成一個習慣可能需要1~2個月。

但是,忘掉一個習慣可能就需要三天,在孩子小的時候給他們養成愛讀書的習慣,長大在學習上會省掉不少的麻煩。

孩子在圖書館接觸的新鮮事物也要比家裡面的多,可以讓孩子增長見識,家裡面的事物對于孩子來說,都太過于熟悉,起不到一個知識的補充。

2.父母工作的地方

社會上的工作雖然分為三六九等,但是每個人都是用自己辛勤的雙手在掙錢,所以每一個人的勞動都值得尊敬,不應該搞特殊化的對待,也不應該搞歧視。

父母們也要正視自己的職業,也可以就此來激勵孩子,讓孩子幫助完成年輕時的夢想。

各位寶爸寶媽,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帶孩子去一下工作的地方,這樣可以讓孩子知道自己的爸爸媽媽是做什麼工作的,處于什麼環境。

讓他們更充分的瞭解自己的家庭,父母也不要總是擔心自己的工作不好,讓孩子產生自卑的心理。

3.知名大學

知名大學裡面都是人才濟濟,進去大學的時候你會發現,每一個人的生活都很充實有趣。

在校園的小路上疾步行走,身上的文藝氣息,是在社會上大多地方看不到的,所以帶孩子到知名的大學來看看榜樣們的生活也是不錯的選擇。

可以帶孩子去一下中國最有名的高等學府,像清華北大或者是最美的廈門大學,這些大學都是不錯的。

一是讓孩子樹立一個自信,二是讓孩子感受一下知名大學的人文情懷,這樣的耳濡目染是很有作用的。

各位寶爸和寶媽也可以就此激勵孩子,只有努力學習,以後才能像這些哥哥姐姐一樣,在這麼美的校園裡面讀書,起到一個鼓舞的作用,讓孩子就此明白學習的重要性。

糖果媽媽寄語:

在孩子很小的時候,父母就要多給孩子樹立自信,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教孩子學會積極看待生活的好與壞,多帶孩子開闊眼界,多見世面,孩子自然會在工作和生活中遊刃有餘,情商自然也不會低。

你會經常帶孩子去這3個地方嗎?還有哪些適合小孩子的環境值得推薦呢?歡迎留言一起討論。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