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閨蜜生娃后,就在家里當起了全職太太。閨蜜屬于那種非常講究的人。平時帶孩子只要孩子在地上摸抓,或身邊有煙味的人抱寶寶,都會馬上給寶寶洗干凈阻止寶寶玩,或拒絕煙味的人抱。
不得不說閨蜜的講究對寶寶有好處,但是最近閨蜜跟我抱怨說:「寶寶現在都4歲了,還一個勁地吃手指, 手指都咬爛了。」閨蜜小時候看到寶寶吸吮手指,就怕臟,一個勁地阻止,可現在還是在阻止,還是沒讓孩子戒掉。
我大寶出生那一會兒,我也沒學過嬰幼兒護理知識,啥經驗也沒有,但我又怕我兒子養成閨蜜孩子吃手指的習慣,于是只要一看到兒子吃手指,我就會立即阻止,結果總是惹得孩子大哭大鬧。
有次婆婆的姐妹來我們家玩,看到了以后對我說:「 小孩子吃手是很正常的,你不要管他了。」我有些擔憂地問她:「這萬一孩子養成了經常吃手的習慣,怎麼辦呀?」
婆婆的姐妹是婦產科護士,雖然現在退休了,但是對于一些寶寶護理知識還是非常懂的,于給我們做了科普。
☆ 從小吃手和不吃手的孩子,安全感和情緒方面有很大的差距,別不重視
婆婆的姐妹告訴我們,嬰兒期寶寶,如果是哭了、餓了,沒有人去管他,寶寶就會選擇吃手,然后自己就不哭了。寶寶來到這個陌生的環境, 吮吸是他們與生俱來的生理反應。當寶寶們害怕、焦慮、緊張的時候,吃手能使他們獲得安全感,而且還能 使激動的情緒變得穩定下來。
所以,小嬰兒吃手是很正常的現象。特別是當孩子饑餓,又沒有人照顧的時候,他們吃手,反而是自我安撫的食糧。
像那種從小就被允許吃手指的孩子,通常安全感比較充足,長大后情緒更穩定一些。而那種從小不被允許吃手指的孩子,安全感通常沒有培養后,長大后反而更容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而且情緒波動較大,經常患得患失的。
☆ 從小被允許吃手和不被允許吃手的孩子,手、眼、腦的協調發展差距很大
寶寶喜歡吃手,其實將來很可能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孩子。
三個月以內的小寶寶,他們吃手是無意識的本能反應,但是他們也已經開始 用嘴巴來探索世界了。寶寶在吃手的過程中,可以發展他的 觸覺、嗅覺和味覺刺激,從而讓神經功能發育更完善。
4~6個月的嬰兒,他們已經可以用手準確地去抓自己想要的東西了,而且他們喜歡把拿到的東西放在嘴里吃起來。寶寶在這個年齡階段吃手,證明孩子的 感知力在發展,這樣的行為還可以鍛煉手部的靈活性和手眼的協調性, 讓大腦更好地發育。
家長允許寶寶吃手,他們手眼腦的協調發展會更好,而那種從小被家長壓制天性的,不讓他們用口來探索世界的孩子, 往往錯過了很多感知和大腦發育的機會,所以這種孩子長大后很可能在一些感知方面會不太協調。
我聽完婆婆婦產科退休姐妹這一番解釋后,就沒有再阻止孩子吃手指的,我會特別注意孩子手指的清潔,等孩子長大以后也允許他把東西塞到嘴巴里嘗嘗。所以孩子后來各方面都發育得很好,八九歲做手工和畫畫都獲獎了。
但寶媽們這個時候可能有疑問,是不是一直允許孩子吃手指呢?
其實也不是,我婆婆的姐妹說等寶寶長到兩歲后,就要開始慢慢引導孩子不要總吃手指了,畢竟病從口入。
寶寶的年齡越大,手觸摸的東西也越多,如果不能及時洗手,會生病的。還有就是,一些孩子都已經4、5歲了,還有經常吃手的習慣,結果是孩子的牙齒發育、手指關節發育都受到了影響,再糾正起來就比較困難了。
我也確實是這樣做了,我寶寶2歲前,我沒有阻止他聽動手指,但是2歲后我就有慢慢引導。后面孩子3歲了,就完全不吃手了。
戒掉寶寶吃手指的過程需要一個過程,有的寶媽會發現,孩子2歲后去戒掉他吃手指,動不動就哭鬧,自己又見不得寶寶哭,怎麼也戒不掉。確實,大部分寶媽對寶寶都比較心軟,我當時也是,不過我在婆婆姐妹的幫助下,還是成功地給寶寶戒掉吃手指的習慣,我現在把方法告訴大家,希望能幫助到你們。
①寶寶吃手,要從正面引導,不要給孩子太多的壓力。
讓寶寶逐漸擺脫吃手指的習慣,呵斥、懲罰都不是好的方法。要做的是從正面引導孩子,給寶寶講關于不要吃手的繪本故事。寶寶吃手的時候,轉移寶寶的注意力,給他喜歡的玩具或者是磨牙棒之類的零食,這都是不錯的方法。
當孩子稍微長大,我們也可以用物質獎勵的方法,孩子一天沒有吃手指,就獎勵他實現自己的一個愿望。正面的鼓勵,可以讓孩子積極地面對這件事情。
②吃手成習慣,要有科學的治療方法。
有的孩子吃手很嚴重,比如我見過一個幼兒園的孩子,大手指的關節已經嚴重變形了,經常手上戴著一個指套就是預防他吃手的。如果孩子是比較嚴重地吃手指,最好是尋求醫生的幫忙,采取一些必要措施來干預。
寶寶的行為總是被父母非常關注,只要孩子是在適當的年齡,行為也是適中的,家長就不用過分焦慮。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都會有一個過度階段,是人生的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