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幼師: 能在幼兒園過得如魚得水的孩子,通常擁有這4種能力

Wendy媽 2023/02/22 檢舉 我要評論

導讀:1837年,享譽全球的教育家 弗里德里希·威廉·奧古斯特·福祿貝爾創辦的 「勃蘭根堡幼兒園」成為 世界上的第一所幼兒園,自此開啟了 全球學前教育的歷程

正如我國知名教育家陶知行堅持的:「0至6歲是孩子三觀初步成型的階段,若是錯過了幼兒園教育的黃金期,往后的數十年也未必能彌補!」

一位寶媽向電視台的新聞頻道 投訴兒子在幼兒園被孤立的視訊引起眾多網友的關注。只見視訊里,一開場顧女士就說 醫生判斷兒子 語言發育比較遲緩,需要到 專業的培訓機構進行相關 引導。「我跟幼兒園老師商量好了, 早上讓孩子 在幼兒園上課下午我帶他去 培訓機構上課」,顧女士說到。

然而,不知道是哪位 家長知道這件事情,又或是 老師平時對孩子比較照顧,其他 小朋友看出了不一樣。于是,在1周后,當她查看幼兒園的監控時,看到 兒子孤獨的待在座位上,其他 小朋友在一旁玩耍的畫面,立即 憤怒不已

尤其是得知 有些家長認為,顧女士的兒子是 問題兒童,特意 要自家孩子遠離的事情后,她 徹底怒了

從顧女士出示的與班主任聊天記錄不難看出,她認為 老師沒有精心地照顧好自家兒子,也 沒有引導他融入集體,才會讓孩子 陷入被孤立的境地。

但記者采訪到班主任時,她 十分無奈地回應:「小朋友 不愛說話表達能力幾乎沒有,甚至時常 直接在座位上大小便,都是我們處理。他也 不會自己吃飯,基本 靠老師喂。我可以保證,他絕對是所有老師 花費時間、精力最多的孩子。」

而且,班主任還稱,早前顧女士就一直 要求安排老師一對一照顧,她與園方 多次拒絕無果

對于寶媽與幼兒園雙方 各執一詞,網友們最終普遍 站在了幼兒園這邊。畢竟,幼兒園 每個班至少有2、30個孩子不可能做到 一對一的精心照顧。且從班主任的話語里不難看出,顧女士的兒子確實 還沒有自理能力,不單只是 語言發育遲緩,所以 融入集體比較困難

能在幼兒園過得如魚得水的孩子,通常擁有這些能力

能力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由教育局頒布的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里就一直強調,父母應在孩子 3至4歲之間就要培養他 獨立入睡、吃飯、上廁所、穿衣,以及懂得將自己 用過的物品規整

在幼兒園里, 老師需要 照顧幾十個孩子,不可能像在家里 幾個大人圍繞一個孩子那樣 精細照顧。所以,父母們送孩子 入讀幼兒園之前,就已經培養他掌握 各項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保證可以自己 照顧好自己。而這也能無形中 提升孩子的 自信心,更好地 適應幼兒園生活

能力二:擁有比較順暢的表達能力

哈佛大學第一位女校長, 吉爾平·福斯特在一次演講中就 特別強調:「引起 大家的生活發生 翻天覆地變化領袖大多是擁有 極強的表達能力,及 將語言視為行動的人群。」

更何況,經過國內外專家們的研究,早就證實了 人類智力結果三大 基礎能力之一,便是 表達能力

而這些結論放到 幼兒園的小朋友身上,那就是懂得用 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不管是 上廁所、不舒服、各種情緒等,這些都能 準確表達給老師或者 家長,這樣才能 保障幼兒園生活的順利與安全

能力三:社交能力

表達能力社交能力相輔相成,都關乎到是否能 適應作為 人生接觸的第一個集體生活的幼兒園,以及能否 結交到朋友,不會讓自己變得 孤獨、寂寞

家長們不妨多 鼓勵孩子與同學們一起 玩游戲,進行 分享、互換玩具、零食、書籍等。平日里也盡可能抽時間 帶著孩子與同齡人接觸,培養孩子 大方、活潑的性格。只有在幼兒園 擁有朋友,孩子才能 更快融入幼兒園,而這也能為孩子的 社交能力打下良好基礎利于未來的生活與工作

能力四:基本的邏輯思維能力

雖說孩子剛上幼兒園也就 2歲半至3歲,但從 兒童心理、發育等學科可知, 3至7歲已經進入了 邏輯思維能力的形象思維階段。這不僅僅 影響著后續幾個階段的發育,也關乎著孩子能否 適應幼兒園的課程,以及 日常生活是否能 順利進行

畢竟,就像老師教孩子 基本的數學、認知等內容,都需要孩子 理解記住這些內容,包括 吃飯前要洗手生完廁所要洗手先后順序的記憶。

除了以上幾項能力外,還有孩子能 獨自待在幼兒園不需要家長陪伴的能力,及 溝通能力等。否則,孩子不僅 不能適應幼兒園生活抗拒上幼兒園,還有可能對他們的 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可見,父母、家長必須 重視孩子在 上幼兒園前、中培養提升他們的這些 能力

讓孩子在幼兒園里 過得快樂,收獲 更多有利的知識交到好朋友等,都需要家長使用 科學、合理的方法,以 尊重、耐心的態度進行 培養、引導。而孩子只有做好擁有 各項基礎能力的準備,才能 更快、更好融入幼兒園集體生活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