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10歲前,家長一定要幫孩子養成這幾個好習慣,不然就算孩子一、二年級可以得100分,而沒有這幾個好習慣傍身的話,將會有很多潛在「隱患」。
之所以有的孩子小學成績不錯,但是到了國中成績斷崖式下滑,都是在小學階段沒有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認真看了很多學霸的學習方法,發現咱們普通家庭的孩子也可以復制學霸們的學習習慣。
1.逼孩子運動:
心理學研究會發現:孩子所有的智力發展、心理的發展其實都是建立在身體發展的基礎上。當他的運動能力越強的時候,其實他的智力和心理能力發展都不會弱。
換句話說,就是愛運動的孩子更聰明。前段時間,教育部發了一則通知:中考體育逐年增加分值,和語數外同分值水平。也就是說,等我們的孩子中考時,體育分值可能已經漲到了100分。無論從哪種條件下,運動都是好的。
2.逼孩子讀書:
讀書帶給一個人最大的改變,是內在的提升。讀書改變命運,這句話放在任何時候都是不會過時的。「授人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們能給予孩子的物質條件終究是有限的,讓他自己有在這世界好好生活的本事,才是我們該做的。
別讓孩子一直沉浸在舒適區,狠點心,逼孩子認真讀書,現在吃讀書的苦,總比將來吃生活的苦好得多。
3.逼孩子守規矩:
一個懂得分寸、守規矩的孩子,走到哪里都是受歡迎的。因為他們明白界限在哪里。現在你對孩子一味的包容,以后社會還是會讓Ta吃虧。
郭德綱說過一句話:教育郭麒麟,我把他欺負夠了,遠遠比讓外人出去欺負他,心里好受。因此,越小教會孩子守規矩,孩子以后越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