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有多可怕?天文學家:僅一個大紅斑,就能吞噬4個地球

网瘾少女 2022/03/07 檢舉 我要評論

俗話說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太陽系八大行星也各不相同

比如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溫度最高,卻被稱為水星,金星上沒有金子卻被稱為金星,而地球雖然叫地球,但70%都被海洋覆蓋,此外火星上也沒火。

事實上我們所熟知的金木水火土五顆行星,都是史學家司馬遷根據它們在夜空中的顏色和方位結合陰陽五行命名的,跟現實生活中的真實物體沒有任何關係,非要說有關係的話,那也是雷鋒和雷峰塔的關係,老婆和老婆餅的關係。

今天我們要講的,是金木水火土中的木星, 這顆位于9億公里外的太陽系體積最大的行星,曾因在外表上呈現青色而被司馬遷命名為木星,哈勃望遠鏡拍攝的木星圖像顯示,它在外觀上呈現褐色與深褐色花紋,以及土紅色氣旋斑。

其中一個被稱為 「大紅斑」的巨型木星風暴,面積之大足以容納三個地球,而且至少已經存在了350年,因為早在17世紀就有天文學家用初級天文望遠鏡看見了木星上存在一個光斑,也就是後來的大紅斑。

而擁有大紅斑的木星,體積相當于1321個地球,質量是地球的318倍,比其他七大行星質量加起來的二倍還要大,地球跟木星相比就像是一粒沙子。

在大質量帶來的巨大引力下,木星還俘獲了太陽系內的一大批小型天體當它的衛星,僅目前確認的木星衛星就多達79顆,天文學界認為一定還有更多的體積更小的天體沒被發現,木星的真正衛星很可能有600顆左右,而地球只有一顆。

基于大質量和大體積以及數量眾多的衛星,木星一直被天文學界稱為「小太陽系」,並且在《流浪地球》上演點燃木星的情節後 ,「把木星的氫氣用核彈點燃,讓它成為太陽系的第二個太陽」的設想也開始被很多人討論。

不過從實際角度來看木星是不可能被點燃的,因為普通的燃燒屬于化學反應,需要氧氣的參與,太空和木星明顯是沒有氧氣的,並且《流浪地球》中的木星被點燃, 也只是點燃了地球氧氣與木星的混合氣體而已。

想讓木星成為真正的太陽也就是恒星,必須觸發木星氫元素的核反應才行,而這種反應只能通過增加木星質量來完成,也就是在現有基礎上把木星的質量再增加80倍,只有這樣木星內部才能獲得足夠的溫度和壓力,進而發生核反應最終變成一顆質量最小的紅矮星。

但人類其實並不了解木星

因為它距離地球實在是太遠了,在太空探索熱潮剛開始的那幾年, 簡陋的人類探測器只能到達月球,金星和火星,一直到1973年美國發射先鋒十號探測器,人類才算獲得了木星的清晰圖像,包括大紅斑在內的巨型風暴氣旋也才和人類見了面。

這時天文學家才發現,大紅斑這個處于活躍期的風暴其實並不穩定,它最大的時候能容納4個地球不假,但最小的時候其實只有一個地球那麼大。

天文學家估計大紅斑內部的流體變化一定十分復雜,因此才導致了外表上的大小起伏,甚至未來不排除大紅斑消失的可能性,因為它畢竟存在了幾百年了。

對于未來的人類文明來說,木星其實就是太陽系內最大的能源補給站, 因為整個太陽系的氫元素核聚變材料,除了太陽就屬木星上最多了,而且木星也同樣擁有大量氦3,能給未來的可控核聚變反應堆供能。

未來從引力僅為地球六分之一的月球上發射的飛船,應該會先飛到木星的太空港口進行補給,然後以木星為跳板探索更遠的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等天體。

並且木星的一系列衛星,比如木衛二和木衛六也會因為距離原因,成為人類文明在太空時代的移民開發星球之一。

總體而言

宇宙很大,生活更大,為了更美好的生活,人類文明必將走出地球進入無垠的太空。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