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習慣的養成非常重要,到了中高年級是否輕松,成績是否保持前列,跟一年級有沒有養成好習慣的關系特別大。
下面是幾位高年級學霸家長的共識,他們都慶幸自己的孩子在一年級就養成了這些習慣,所以現在孩子上了高年級,家長也輕松,孩子學習習慣好,成績也好
1.生活習慣。
①放學后先運動,再寫作業。
②不沉迷電子產品。
③不遲到早退。
④早睡早起。
2.閱讀習慣。
①低年級讀拼音小故事,童話故事。
②家長以身作則,帶頭閱讀,孩子會更有閱讀動力。
3.學習態度。
一年級是很多孩子的起跑線,態度決定一切,學不會的可以耐心教,但態度不好是個很嚴重的問題,趁著這個階段孩子還愿意的家長的話,一定要好好抓一抓學習態度,否則到三年級后,孩子根本不聽你的話了,到時想再抓就難了。
4.學習習慣。
①課前預習,標自然段,圈出不懂的地方,帶著問題聽課。
②上課專心聽講,課上40分鐘勝過課后4小時。
③課后及時復習,鞏固所學內容。
④寫字端正,握筆姿勢要正確。
⑤獨立完成作業,有問題先思考,實在不懂再問。
⑥認真檢查作業,拒絕粗心。
5.學習效率。
學習效率低,意味著時間不夠用,上學后事情又多,怎麼學得完?
所以,寫作業的時候效率要抓起來,限時完成作業,定好目標和計劃,提高學習效率。
6.親子溝通的習慣。
孩子的成長不僅僅只有成績,放學后,家長可以跟孩子溝通一下,了解在學校發生的一些事情,比如與同學之前的社交情況,與老師的交流情況,遇到哪些有趣的事情,遇到哪些困難,孩子是如何解決的,引導孩子去表達,家長才能發現問題,并及時解決問題。
一年級是打基礎,抓習慣的一年,也是整個小學當中比較重要的一年,抓好這六大習慣,孩子之后的表現才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