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整個成長階段,父母的養育和教育是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的。但是現如今大多數父母都只重視孩子的程序。
因此完全忽略了精神上的教育,這也使得孩子們的壓力變得越來越大,甚至是會傷害到孩子們的身心。
以至于現如今有些父母從來都不在意孩子的感受,所以他們經常拒絕孩子,這會使得孩子極度的缺少父母的關愛。
孩子若有這3種請求,父母不要隨便拒絕,會傷害孩子
想要父母的陪伴
在孩子的童年以及幼年時期,孩子內心的安全感訴求非常強烈,而這種安全感的來源就是孩子的父母。所以在這個時期,父母們會發現孩子表現得很黏人。
事實上,孩子身上的這種黏人表現是有時效的,一旦父母們錯過了,再想要回來彌補時,就會發現這是很難補償的。
想要父母的認可
當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就開始有了表現欲,于是父母會發現孩子身上經常會有一些搗蛋行為。事實上,當父母覺得孩子的行為不可理喻或者無理取鬧時,這也許是孩子想要父母看到自己、認可自己的一種表現。
想要父母的尊重
當孩子有了獨立意識后,孩子們會希望擁有自己的空間,對于父母的尊重尤為看重。
不過很多父母習慣把自己的掌控欲施加到生活經驗不足的孩子身上,自以為是地認為這是對孩子好,但是卻沒有給予孩子最想要的人格以及獨立性方面的尊重。
由此可見,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僅僅給予孩子物質滿足是不足夠的,更加要對孩子多觀察,了解孩子內心的真實訴求。只有當孩子內心的需求得到滿足后,父母的教育才是有成效的。
隨意地拒絕或者否定只會讓孩子越發地不服管教,破壞親子依戀,讓孩子與父母的關系疏遠。
對于孩子不合理的請求,家長如果選擇強硬的態度拒絕,可能會在孩子的心里留下永久性的心理陰影,但是如果一味地答應孩子的請求,可能會養成孩子不知滿足的性格。
當孩子提出請求時,父母可以暫停一下,思考一下自己應該說「是」還是「不」,將所有的結果考慮一遍,更有利于我們做出決定。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更離不開理性的教育,該放手時放手,該管教時管教,才是父母應該做的,畢竟每個父母的初衷都是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