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3歲前,要「狠心」讓孩子養成這7大習慣,孩子以後會感激你

Wendy媽 2023/07/18 檢舉 我要評論

我們經常會聽到家長們討論到自己的孩子, 不認真吃飯不愛刷牙缺乏運動等等,這其實圍繞的都是孩子的日常生活,日常生活中的小習慣,看著容易, 糾正起來卻很難。

加拿大當地研究者發現:父母如果能夠直接地參與到孩子養成健康生活習慣這件事中,就能讓孩子在體育運動、健康飲食和螢幕時間等方面達到要求,也證明了家長對孩子的生活習慣形成的重要性。

讓孩子養成7大習慣,娃以後會感激你

自律的作息時間

父母要讓孩子形成規律的 作息,比如,規定起床的時間、吃早餐的時間、上幼稚園的時間,都要逐步 固定下來。

儘早培養孩子9點之前上床睡覺,早上7點之前起床,養成早睡早起的 好作息,有規律的生活不僅對孩子身體發育有幫助,也能夠使得孩子長大後有 規律、有 計畫做事。

父母要做出 表率作用,與孩子一同 遵守作息時間,才能 事半功倍

健康飲食

很多家長抱怨孩子總是 挑食愛吃零食,卻沒有反思為什麼孩子會愛吃,如果家裡沒有零食,孩子還會吃嗎?一個家庭的飲食習慣決定了孩子的 飲食內容

合理的營養來自于 健康的飲食習慣,家庭的飲食結構要 營養均衡,肉蛋奶要保證,水果蔬菜粗糧也不能少,不要重復吃一些 高脂肪高碳水的二次加工食品,家長要幫助孩子養成認真吃飯,不吃零食的習慣。

戶外活動

有些家長自己不愛運動,也不愛帶著孩子一起運動,這是極其 不正確的,運動和工作、學習一樣重要。

三歲的孩子雖然已經學會走路、跑步,卻對身體各個部位的控制力不夠,家長可以鼓勵孩子一起參加戶外活動,比如 騎車登山踢足球等,讓孩子充分感受戶外的空氣和陽光,長期堅持戶外運動,不僅能夠提高孩子的 免疫力,多曬太陽還能 促進鈣吸收

個人衛生

有些孩子總是愛生病,很多都是因為 個人衛生沒有做好。

比如,出去玩到處亂摸,摸完東西又吃手,家長要從小教育孩子注意衛生,每天要 認真洗漱整理儀容

早晚刷牙、飯前便後要洗手,每天洗澡並且換上乾淨的衣服(冬天隔天洗澡一次),出去玩回家第一件事情是洗手換衣服,保持 個人衛生

分擔家務活

家長要讓孩子開始 參與到家務中來,不要覺得孩子小,就不讓他們做,可以先讓孩子做一些小家務,比如,整理書架、收拾玩具,擺碗筷等,讓他覺得自己長大了。

另外家庭中要有分配家務的意識,比如,爸爸做飯,媽媽和孩子摘菜,或者媽媽給孩子削水果,孩子把水果皮放入垃圾桶等,這樣的做法可以刺激孩子的 積極性,讓孩子覺得自己也是家中的一份子。

遠離電子螢幕

很多家長會在孩子哭鬧,或者沒有時間管孩子的時候,把手機或者平板丟給孩子,這樣孩子就能立刻安靜下來,甚至保持安靜很長時間,還有的家長自己愛看電視、玩電腦,乾脆帶著孩子一起。

這樣的習慣很容易讓孩子也迷戀上 電子產品,等到孩子長大後,父母再想糾正已經晚了,父母要審視自己的行為,儘量不要在孩子面前 頻繁看手機或者在 家中看電視

良好的生活習慣決定了孩子長大以後的生活,家長應該做出 正面示范作用,鼓勵孩子的良好行為,如果你的孩子還沒有養成這些習慣,現在就趕緊開始吧!

閱讀好習慣

當寶寶進入 「閱讀敏感期」之後,家長就要 重視親子閱讀了,這樣寶寶在敏感期時就能 養成閱讀的習慣,等到有了 識字能力後就能 獨立閱讀,不然以後想培養孩子閱讀習慣可難了。

3歲前的親子閱讀主要以繪本為主,最好不要以識字為目的,可以多準備一些 認知類行為習慣類入園小故事類,以寶寶的 喜好為主培養寶寶閱讀的習慣,當孩子喜歡上閱讀 自然就會識字的。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