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寶寶吐泡泡,媽媽覺得可愛,做醫生的阿姨卻建議趕緊送醫

Wendy媽 2022/06/23 檢舉 我要評論

01

毛毛已經兩個月了,長得非常可愛,媽媽經常帶著毛毛到小區里面去玩,但是這兩天媽媽卻發現毛毛 精神好像不是很好,而且經常吐泡泡

媽媽前段時間去小區,也看到一個5個月的孩子秋秋經常吐泡泡,當時她還跟秋秋媽媽說孩子吐泡泡,該不會是生病了吧。

因為媽媽想起電視里面說 經常吐泡泡玩的孩子都是傻子。

秋秋媽媽當時還生氣了,我的孩子生什麼病,吐泡泡這是他的本能,而且是在鍛煉他的口腔靈活度,刺激他的大腦,我孩子聰明著呢!

所以發現毛毛兩個多月開始吐泡泡,媽媽就不以為然。

02

沒想到在小區碰到一個在醫院上班的阿姨,看到孩子吐泡泡,就問媽媽:你們家孩子多大了?

媽媽說:剛好兩個月多一點!

阿姨又湊近孩子看說:你 沒發現孩子呼吸比較急促嗎?毛毛媽媽說:好像是。

阿姨說:你們趕緊送去醫院,孩子可能是肺炎了!

媽媽一聽著急了,趕緊打電話讓爸爸把家里面的東西送下來,然后開車帶孩子去醫院。

一去醫院,醫生掀開衣服 檢查了一下孩子的胸部,再用聽診器聽了一下孩子的胸背,然后跟家長說孩子肺炎了趕緊住院!

03

毛毛媽媽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吐泡泡就是可愛,就是聰明,我們家的孩子吐泡泡就是肺炎呢?

其實孩子吐泡泡是不是生病?主要還是要看孩子的年齡,以及其他的精神狀況。

三個月之前的 孩子吐泡泡,還有不愿意喝奶,精神比較差,呼吸比較急促,這極有可能是肺炎,家長們一定要及時地去醫院。

因為孩子的呼吸系統不成熟,一旦孩子出現呼吸道的問題,就極有可能已經病變到了肺部,也就是孩子已經得肺炎了,媽媽一定要及時去醫院處理。

三個月以后的孩子 吐泡泡,加上精神狀態比較好,一般是屬于正常現象,不用太著急。

孩子吐泡泡,是生病還是在鍛煉大腦?媽媽要學會區分

★孩子的年齡

三個月之前吐泡泡要引起警惕,三個月之后吐泡泡,可能是孩子要長牙齒了,或者是孩子的口水比較多,在流口水的時候他拿來玩泡泡。

★孩子的精神狀態

孩子在小的時候不容易發燒,我們判斷孩子是不是生病,就要 觀察孩子的精神狀態,還有呼吸情況,吃奶的情況。

如果孩子精神狀況不好,不愿意喝奶,而且喝奶的時候容易嗆咳,再有吐泡泡的情況,那就要盡快送醫院,可能是肺炎。

但如果孩子精神狀態很好,能吃能喝能睡能玩,就是喜歡吐泡泡,那只有可能孩子是覺得玩泡泡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他在玩泡泡的同時其實也在鍛煉他的大腦,鍛煉他的口腔肌肉。

孩子在吐泡泡的時候,媽媽牢記三個關鍵詞,保護寶寶成長

關鍵詞一:觀察

也就是除了看到孩子吐泡泡之外,還要 觀察孩子的精神狀態,觀察孩子的喝奶情況,觀察孩子的呼吸以及觀察孩子的體溫。

如果這些不太正常,那就要及時送孩子去醫院。

關鍵詞二:護理

孩子在吐泡泡的時候呼吸平穩,精神狀態好,那麼媽媽就要注意預防孩子 口水疹,畢竟泡泡里面也會有各種的分泌的酶,刺激到孩子的皮膚上,容易導致孩子出現口水疹。

所以我們要 及時擦拭孩子吐出來的泡泡,有必要的話可以給孩子擦上一些 防護霜,避免孩子的嘴角長口水疹。

關鍵詞三:陪玩

孩子 玩口水玩泡泡,極有可能是覺得無聊。

家長想要孩子少玩泡泡,那就要跟孩子玩其他的游戲,跟孩子玩各種互動游戲,才能讓孩子不想著去玩泡泡。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