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朋友家看看剛出生的小寶寶,說話間,床上的小家伙手舞足蹈,乍一看挺好玩,胖乎乎的小肉球還挺歡實,細細看,這孩子小胳膊小腿動的頻率有點快啊。
正常情況下,新生兒「蹬腿」有幾個原因:
一、孩子出生后自帶的條件反射
這種蹬腿的形式表現比較容易分辨,好像是我們成人走路邁腿的狀態。只是孩子是憑空的兩腿踏步。既然是自然條件反射,也就是神經系統被刺激的緣故,所以也沒有什麼危害,還說明孩子神經系統發育得較好,充分地促進了孩子的四肢屈伸。
二、寶寶正在進行大運動訓練
三個月以內的寶寶是需要肢體訓練的,這對他們來說至關重要,既可以鍛煉孩子的肌肉群,還可能提高孩子的肌肉力量。所以,這時候寶寶的手舞足蹈是他們自我訓練的行為,值得鼓勵。但這種動作也是跟隨孩子的快樂情緒有對應節奏的,細細觀察很容易發現。
三、寶寶身體不適在求助
如果孩子的表情異樣,同時伴隨蹬腿,且動作頻率快就緊湊,很可能是寶寶身體不適,她在向媽媽求助呢。
四、寶寶的睡眠質量不好
睡不好覺的孩子也會蹬腿的表現,這也說明了孩子現在情緒不穩,極度需要媽媽的安慰。
其實,第三、四點,通過孩子的表情和哭聲是可以輕松分辨的。
五、想要拉臭臭
寶寶的小臉通紅,貌似身體在用力,加上蹬腿動作,那說明孩子想要拉臭臭。這時候媽媽開始做好準備就來得及。
六、寶寶太熱了
有些媽媽擔心孩子冷,各種蓋被子,卻忽略了孩子其實是怕熱的,蓋得多了,孩子也不會說話表達,只能通過四肢運動嘗試著掀掉被子。
其實,關于照顧孩子,媽媽真心不容易,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但我們如果心細一點可以避免很多問題的發生,也能以最快的反應來幫孩子解決問題,處理問題,讓孩子盡可能地以更舒服更健康的方式成長,尤其是在蹬腿方面,畢竟絕大多數的新生兒在日常生活中都會有的表現。
但除了開心,背后還有其他的原因,如果我們充分掌握了背后的規律和原因就不用一味地抱著孩子挨累,而是能夠很好地針對問題解決問題,為孩子的健康成長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