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娃,有8個不愿意在幼兒園拉便便,寧愿憋回家,不要小看這件事,更不要怪老師、逼孩子。
朋友家孩子都上中班了,從來沒在幼兒園解過大便,都是憋回家,很多時候都是一到家就開始拉便便。還有好幾次,一出校門就說憋不住了,還專程去學校旁邊的商場拉便便。
前幾天,孩子早上出門前就有一點便意,拉了一會兒沒成功,又因為趕著去學校,就沒有繼續拉了,朋友還特意叮囑孩子,去了學校記得拉便便,沒想到孩子一直憋著,在那之后兩天都沒有拉出來,導致發燒,去了醫院,通便后才拉出來。
孩子一直憋便便,不愿意在幼兒園拉便便,可不是小事,一定要引起重視,從而避免影響身心健康。
有調查顯示,孩子在幼兒園憋便便,主要有4個原因:
1、不希望自己的隱私被人發現
有些孩子,認為拉便便又臟又臭,或者認為自己拉便便時的表情和動作不雅觀,只可以被爸爸媽媽等親近的人知道,不想被其他人知道自己不好的一面。
2、擔心被人嘲笑
曾經因為拉便便被嘲笑過,或者見過其他小朋友因為拉便便被嘲笑過,孩子就會有這樣的擔心。
3、不會擦屁股
不會擦屁股,但是又不愿意向老師請求幫助。原因可能是內向害羞;也有可能是因為不愿意老師與自己的私密部位接觸,或者不愿意泄露自己的隱私。
4、不習慣幼兒園的廁所環境
可能是因為幼兒園的馬桶不如家里的高檔舒適;也可能是因為在家里可以獨自如廁,而在幼兒園是集體如廁。等等。
有調查顯示,80%的孩子不愿意在幼兒園大便
引導孩子順利拉便便,我們可以這樣做:
1、和幼兒園老師溝通
和老師溝通,找到孩子在幼兒園憋便便的具體原因,然后針對性地解決問題。
2、幫助孩子解決困擾
帶孩子出門的時候,讓孩子習慣各種排便方式和環境。
注重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包括穿脫褲子、擦屁股、沖廁所、洗手等,孩子能獨立上廁所,就不用求助他人,也少了泄露隱私的心理負擔。
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提升社交力,最好是給孩子做好示范,讓孩子愿意和老師溝通,尤其是遇到困難時,懂得向老師尋求幫助。
告訴孩子拉便便的重要性,以及憋便便的害處,幫助孩子養成定時排便的好習慣。
告訴孩子,拉便便是正常的生理反應,不丟人,教會孩子機智應對其他小朋友的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