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注意:經常被「吼」的孩子,長大后會有兩大缺點,不容小覷

Wendy媽 2022/07/01 檢舉 我要評論

家長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影響最大的就是孩子了。

一位專家曾經說過,在親子相處的過程中,孩子一直在扮演原諒的角色,不管父母對自己說了什麼,做了什麼,產生了多麼不好的事情,孩子都會第一時間原諒父母的。

就像是當孩子被父母訓哭了之后,還會伸出手要父母抱抱。這并不是因為他們記吃不記打,而是因為他們對父母深沉的愛。

為什麼父母總要吼孩子?

父母很容易受到生活中瑣事的干擾

父母除了要照看孩子之外,對所有的一切都要面面俱到,甚至還有一些父母要面對家庭和工作的雙重折磨,情緒也會隨著工作的進度而改變,如果加班回來看見孩子又闖禍了,沒人家長能夠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的。

畢竟他們不能向工作發脾氣,如果受不了沒有人強迫你,為了碎銀幾兩還是要成為假面人活絡在社交當中。但回到家之后就不同了,孩子有時就是他們情緒的發泄口。

明明一件非常小的事情,卻被小題大做,甚至孩子會感到莫名其妙,為什麼媽媽今天發了這麼大的火?他們也不能反抗,畢竟自己是麻煩的制造者不是嗎?

父母總是會想到最壞的結果

家長總是會把「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還多」作為教育孩子的說辭,他們會憑借自己所積累的經驗進行深入分析。的確有些時候家長的遠見是正確的,但有些時候卻是杞人憂天。

當孩子有一點點小苗頭的時候,他們就會想到最壞的結果,想要把孩子的想法扼殺在搖籃之中,就自己非常強硬的態度來教訓孩子。有時是可以實現,有時卻是加劇了孩子的逆反心理。

家長注意:經常被「吼」的孩子,長大后會有兩大缺點,不容小覷

無法妥善地表達自己的情緒

因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也因為孩子是父母影子,父母身上的很多行為都會直接傳遞給孩子的。尤其是壞毛病和習慣,孩子模仿到自己身上的速度才快呢!

就像是家長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時間一長,孩子就會覺得,這樣的情緒表達才是正常的,從而喪失了心平氣和處理問題的能力。甚至要比家長表現出來得更激烈。

等到家長發現孩子變成這個樣子之后,還會感到莫名其妙,我從來沒有教過孩子這樣呀!他是什麼時候學會的,這是不是就和我沒有關系呢?不是我故意教會他的。這就是模仿的重要性!

和家長的親密關系很差

如今越來越多的長輩會抱怨,新成長起來的孩子不認親,不管是和家里其他的親戚朋友的關系,還是和自己父母的親密關系都一塌糊涂。甚至見了面都沒有太多的交流。

并且將所有的責任都推卸在了孩子身上,說他們不懂得感恩、不知道好歹、沒有人情味等等。實際上,導致孩子變成這樣的關鍵因素不還是父母本身?

從小孩子是被父母打到大,吼到大,哪個孩子會和家長親近呢?因為在孩子被罵的時候,內心的安全感嚴重被透支,他們甚至覺得父母一點都不愛自己,彼此相處就是互相折磨。

而且,孩子從小積攢下來的痛苦回憶,也會不斷地發散消極力量,就算是父母平時給予他們小恩小惠很多,但都會因為一次不愉快的吵鬧而崩潰于愧的。

小編有話說:

在面對孩子犯錯誤的時候,要想讓他們長記性,可不止發脾氣這一種方式!就算是你什麼話都不說,孩子也是敏銳地感覺到你的情緒變化的。并且有時候什麼都不說,讓他們自己反思,要比暴風雨更讓他們害怕和長記性。

控制好自己情緒,沉著冷靜地處理問題,這不才是一個成年人應該具備的素質嗎?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